1、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近年来,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航运网络。读我国部分内河航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内河航运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航河段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B.通航水系多分布在人口稀疏区
C.长江、珠江是重要的内河航线
D.松花江、黑龙江无可通航河段
【2】云南有较大河流68条、大小湖泊30多个,但内河航运发展仍然较慢,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B.经济发展缓慢,航运需求小
C.河流流程短,航运价值低
D.夏季降水多,洪涝灾害频发
【3】“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运输网络形成的意义不包括( )
A.促进流域内经济发展
B.便利人员、货物流动
C.增大土地资源消耗
D.推进工业化城市进程
2、我国某年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显示,我国粮食运输的基本格局是( )
A.东粮西运
B.北粮南运
C.南粮北运
D.西粮东运
3、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下图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大部分地区属于(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2】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牧草地
D.未利用地
【3】关于银川说法错误的是( )
A.银川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00mm
B.银川是宁夏的行政中心
C.银川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D.银川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4、11月19日0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题。
【1】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美国正值白天,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形地势
C.地球自转
D.地球发光
【2】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当日,昆明市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春
B.小满
C.白露
D.小雪
5、我国有酒泉、西昌和太原三大内陆卫星发射基地,三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横断山脉
B.河西走廊、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河西走廊、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6、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B.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发展林业
D.在平坦的耕地上,大量建设居民住宅区
7、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杭州
8、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显著,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下列说法不属实的是( )
A.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因纽特人多用冰块做成冰屋,可以避寒
B.在亚马孙地区的印第安人多用树木做成高架屋,可以防潮湿
C.在秘鲁利马的沙漠地区居民多用土坯做成墙壁较薄的土坯屋,利于通风散热
D.在塔里木盆地新疆人的村落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为了取水方便
9、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均耕地少,耕地破坏严重
10、东南亚是世界旅游胜地,以下图片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11、如图示意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能源进口统计数据,分析数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原油 | 煤炭 | 天然气 |
进口量 | 11.8亿吨 | 8109万吨 | 408万吨 |
同比增长 | 30.2% | 70.6% | 100.2% |
A.进口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
B.进口的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进口总量最多是煤炭
D.同比增长最多的是天然气
1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
A.50mm
B.200mm
C.400mm
D.800mm
13、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经常会举行的传统盛会是
A.火把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大会 D.芦笙节
14、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道图,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商船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有可能遇到漂浮的冰山
B.北极东北航道常年通航,有利于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
C.传统航道沟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咽喉有马六甲海峡和土耳其海峡
D.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间的航程.白令海峡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间
15、目前我国能够实现无人机“空中飞客”航播作业,主要受益于( )
①便利的交通②丰富的劳动力③充足的资金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沿海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省区中妈祖文化不盛行的是( )
A.甘肃省
B.福建省
C.台湾省
D.海南省
17、下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是:
A.桂、湘、鲁、秦
B.云、甘、黑、新
C.粤、鄂、鲁、秦
D.桂、鄂、冀、陕
18、我国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台风
19、小祺去过很多城市,发现城市别称往往体现当地鲜明的地理特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别称,综合反映出我国( )
A.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B.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C.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D.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2】小祺对下列城市别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冰城:位于北寒带,全年寒冷,多冰雪
B.山城:位于横断山区,多高山,起伏大
C.江城:滨临大江,位于长江和支流交汇
D.春城:纬度较低,终年炎热,鲜花常开
20、东莞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这说明东莞气候特点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气候
21、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 亿人,占世界人口的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2、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台湾山脉的最高峰 山。
2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图中A山峰位于我国和________(国家)交界处;B是________盆地,该盆地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沙漠;F是________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E河流是________,它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_(内流或外流)河;G河流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洋。
(4)图中①和②所在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____”之称。①和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____处。
24、我国是个海陆兼备型国家,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陆上国界约2.2万多千米,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因拥有漫长边界使我国共有 个海陆邻国。
25、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现状,我国实行____________政策。
2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店”的角色是________。
27、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夏季接纳 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
28、三大平原各有什么特点?东北平原(以肥沃的 著称,面积最 )、华北平原(也称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 ,湖泊 ,被称为“ 之乡”。)东南丘陵( 土地)。
29、我国疆域基本实行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_三级行政区划。
30、北京建设的目标是“国家首都, 文化名城. 。”
31、某地地势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图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从海洋带来的水汽____________深入内陆,干旱面积____________;河流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流;交通____________,对外交流____________。
32、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减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资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 土地面积 | 人口 | 国民生产总值 | 水资源 |
约占全国比例(%) | 5.4 | 17.5 | 26.2 | 3.54 |
[资料三]环渤海经济圈和矿产资源示意图
(1)写出资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山脉,B____油田,C____海,D____省
(2)分析资料三可知,北京的地势特点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资料一、二分析其水资源缺乏的人文原因是什么?____(至少两点)。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至少两点)。
33、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地是____高原上的____山脉,注入____海。
(2)填写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河流名称:②_____。
(3)为防御洪涝灾害的发生,长江流域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G____。
3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
(2)读图乙,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填海洋或陆地),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是______。
A. 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 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______、_____。
(4)图甲中,A地所在的位置为______气候,B所在的位置为______气候。
(5)北京为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对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做出重要指示。秦岭平均海拔2000左右,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
(1)黄土高原位于____(山脉)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陕西和____等省,其地表形态特点为____。
(2)成语“泾渭分明”的发生地在图中的____平原。
(3)剖面图中的①②③三地,表示黄土高原的是____,①和②对比,冬季更温暖的是____
材料二: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4)陕南传统的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是____,分析当地建造这种民居建筑的自然原因____(任写两点)
(5)陕北当地很多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_____)
A.冬季寒冷、风沙大B.夏季多雨、气温低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
(6)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数十年生态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请说出进行生态治理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____(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