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三沙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永载史册。

    B.《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隆中”是地名,“对”有“回答”“应对”之意。

    C.《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上的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雷莎修女,一只美丽的奖杯和百万美金又怎能度量你的满腔博爱?你只是用你的一生执拗地奋战着,践行着人类的尊严,在国与国之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和平桥梁,从此天堑变通途。

    B.五月的风轻轻柔柔,拂在人们脸上,温暖舒适,像是母亲的手在轻轻地抚慰孩子。

    C.近来,针对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日本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义愤填膺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只有广泛地阅读,有意识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才能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寻章摘句,信手拈来。

     

  • 3、找出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B.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脱欠。

    C.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D.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主力队员朱婷也因此跻身世界最佳主攻手之列。

    B.斯文赫定坐着船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俯瞰,感叹这里的美景。

    C.为了争夺迅猛增长的消费者的在线注意力,一场社交网络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D.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无锡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1)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意与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B.施惠勿/无与为乐者

    C.月色入/关锁门

    D.淫慢则不能励/饮食约而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宜/未雨/而绸缪

    (4)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甲文中诸葛亮反对“淫慢”(放纵懈怠),丙文中苏轼窃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者为什么有不同的人生观?请你谈谈自己的人生主张?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从炼字上,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2021年1月初,中国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过年。2021年的春节也因为“就地过年”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为此,学校开展了以“他乡似故乡,平安幸福过大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据你所在的小区物业调查,本小区外来人口占小区总人口比例高达30%,为了增强“就地过年”的异乡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请为你所在的小区物业提出三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2)“就地过年”的倡议刚刚提出时,小区群里就炸开了锅,很多异乡人对此不太理解。有网名为“雪花面”的邻居认为,春节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不能回乡与家人、亲友团聚真心让人失落,也难免会少些年味儿。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填空。

    (1)_________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

    (2)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4)数月之后,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经过秦汉的故都,看到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焦土,引起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

    石头里有只会飞的鹰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这个回答很有哲理。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它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又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物各有主,人各其用,顺之则成,逆之则败。

    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个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因为她只要一个字,把那些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

    好画,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地轻轻抹去。

    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开国,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他们都去掉了虚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欲孩子成才,就拼命地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道报复。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诸葛亮说宁静致远,当你学会自己不干扰自己时,你就成功了。老子说无为而治,当社会能省掉一切可以省掉的东西时,这个社会可能更健康更美好。

    【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从论证角度分析选文第自然段的作用。

     

  • 10、阅读《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完成后面小题。

    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①近年,网络上有一个热词经常被年轻网友引述,它就是“颜值”,意为容貌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当然,并没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数字来衡量容貌。“颜值”不过是形容人外貌的抽象概念,形容某人极其美丽就是“颜值爆表”。与此对应的是,许多人感慨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一些人自愿加入“外貌协会”,意思是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物,喜欢把外表长得怎样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 

    ②在网上开玩笑比“颜值”,固然无伤大雅。一些校花排行榜的出现,甚至可以帮助活跃校园气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颜值”从虚拟世界引向了现实生活,不仅自己重视外貌,而且待人接物也讲究外貌,恨不得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长一副明星脸。为了弥补先天“颜值”缺陷,有的人频繁整容也不是稀罕事,甚至有人到国外整容,因手术失败引发了跨国医疗纠纷。一些单位在自我宣传时,也常让“颜值”高的员工露面,类似最美女警和最帅男警的照片常常格外夺人眼球。

    ③“颜值”尽管是新兴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老生常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惜容貌古而有之。到了网络时代,“视觉经济”占了主导,“颜值”自然大行其道,以至于产生了“看脸的社会”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人在谈论“颜值”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天生丽质并非自己能够决定,被“颜值”这种价值取向牵着走才是人们的处境。

    ④外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有德国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工资、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如果这还算不上歧视,那么东莞一商场的例子说得更清楚:该商场清洁工工资标准与“颜值”直接挂钩,年纪轻、形象好的,月薪___1___元;其他的则为___2___元。更多的歧视藏在你“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求职应聘时因为证件照太草率而被刷掉;面试后被淘汰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辨识度不怎么高”。

    ⑤把一件与外貌毫无关系的事情,以外貌为标准来衡量,就可能落入歧视的陷阱。网上流传模特学校招生测试形体,没有人说这是歧视,因为形体本是对模特的一种公认的职业要求;有人对婚恋对象有一些容貌的要求,也谈不上歧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私生活的取向他人不能干涉。但是,凭常识就可以得出结论:清洁工扫地是否能干与外貌无关,警察破案是否让人民满意也不是靠“颜值”。

    ⑥ 不可否认,善于经营个人形象,也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在有经济条件的前提下,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为了体型苗条减减肥,既锻炼身体又美化外表,大概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但是,“颜值”高不高,光靠后天努力并不够,必须承认是否天生丽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懂得怎么穿着打扮,那叫做审美;反之,一个人动辄以貌取人,嘲笑他人无法改变的容貌,那就是歧视了。

    ⑦承认人与人之间有“颜值”的差距,这早就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了。这并不是我们认可“看脸的社会”的理由。过于崇尚“颜值”,倒可能反而被“颜值”所约束,天天心里给别人的“颜值”打分,难保哪一天自己因“颜值”不高被吃闭门羹。生下来就有美好的外貌,那是一个人的幸运。不过即使“辨识度”不高,也完全不用气馁。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可因“颜值”而产生的歧视,你也未必能摆脱被歧视的命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1)“颜值”尽管是新兴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老生常谈。“老生常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过于崇尚“颜值”,倒可能反而被“颜值”所约束,天天心里给别人的“颜值”打分,难保哪一天自己因“颜值”不高被吃闭门羹。“闭门羹”在文中指什么?

    3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资料链接:

    时下,韩剧《太阳的后裔》中演员宋仲基人气爆棚。有人认为,是“颜值”使他成为追剧者心中的男神;也有人认为,宋仲基的成功源于自身优秀,他有着丰富的主持和表演经验,其高考成绩为当年全国前十名,高三时所有科目全优,英文和数学全校第一。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宋仲基热”的看法。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老子曰“上善若水”,我认为,水“几于道”的重要原因是它在坚守中懂得变通,水既有滴水穿石的坚守,也有随形于物的变通。

    ②人亦如此。当人心中既有珞珞如石般至死不渝的坚守,又有适时而动、随情而变的通达时,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画出人生完美的圆。

    ③我们心中所坚守的信念、目标、原则,构成了一个人的“脊梁”,使我们成为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而我们心中“柔软的部分”不至于使我们成为“刚而无智”之人。

    ④灵活处理人生万事,以图形作喻,刚强坚定之人均可看做“三角形”,固然稳定,却多了些许棱角,滚动起来寸步难行——不若在其外表套上一个圆,便可顺利前行。如韩信一般,虽有铮铮铁骨,却懂得变通,愿承受胯下之辱,方保全性命; 。古今英雄,无不深谙,只有将坚守与变通结合起来,方能成大事。如水一般,一边坚守滴至石穿的信念,一边随形于物,灵活变通。

    ⑤人柔弱中“和”的一面,即为变通的一面,多因情义而起,随形势而动,是对“坚硬”气概的补充和美化,人坚硬的一面,即为坚守的一面,多如屈子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柔弱”的精神前提。人心中“坚硬”的东西撑起了人的精神,使人有尊严地挺立,而“柔弱”的东西使人能够灵活处置一切事务。

    ⑥世间事物毕竟瞬息万变,人若只固执地坚守,不懂得变通,是一种可悲。

    ⑦屈子、项王,他们正是少了份变通,固执地坚守,才有了千年的遗憾。相反,坚守士大夫气节的司马迁,在辱经宫刑后,没有固执坚守所谓“气节”,而是灵活地坚定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刚正不阿的关云长正是由于心中柔软报恩之情的呼唤,于华容道义释曹操;疾恶如仇的孙悟空也是由于心中柔软不忍之情的呼唤,每次都在菩萨的劝说下放走被打回原形的妖怪。他们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在原则中多了一层圆润,更懂得在坚守中变通。

    ⑧我们需要有屈子九死不悔的坚毅刚强,也需要有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圆润而不刺眼的光芒。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充一则事实论据,以证明文章的观点。

    3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请以“铭记那份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