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颁发/颔首 生肖/惟妙惟肖 倔强/强词夺理 点缀/笔耕不辍
B.酒肆/肄业 周济/人才济济 因为/为富不仁 鲜腴/阿谀奉承
C.擅长/沉檀 当真/锐不可当 分明/恰如其分 邂逅/藏污纳垢
D.遏制/拜谒 要塞/敷衍塞责 翘首/翘尾巴 反馈/振聋发聩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所说的和所发生的一切情况都会像拼板游戏中的一块块图板那样各得其所。
B. 光怪陆离的人群,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C. 小思在做事不认真,总是虚与委蛇,班主任因此多次找他谈话。
D.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所以散步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B. 为防止“中国式过马路”不再引发交通事故,部分城市对行人闯红灯采取了罚款措施。
C.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D. 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②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③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A.⑤④②①③ B.④③①②⑤
C.⑤①②④③ D.④①③⑤②
5、赠崔咨议
李白
绿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
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区。
何言西北至,却走东南隅?
世道有①翻覆,前期难豫图②。
希君一翦③拂,犹可骋中衢。
【注释】①有:容易。②豫图:预先谋划。③翦:提携。
【1】下列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与本诗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诗经·式微》
B.《诗经·子衿》
C.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述说绿骥这匹马的不凡身世:此马来自天宫,绝非受人驯养。
B.三四句描写马身姿俊美、行动迅捷:昂首长鸣,倏忽之间游遍九州。
C.诗人赠名马给崔咨议,足以说明两人友情深厚,希望对方善待此马。
D.李白以绿骥白比,展现了他胸怀大志、纵横驰骋、追求白我实现的个人形象。
6、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钱塘湖春行》中,使用拟人,通过飞禽来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 参考资料 | 阅读任务 |
检 索 目 录 | 目录(有删节)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在长沙的日子 通过红色大门 苏维埃运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遭白匪追逐 同红色农民谈话 造反者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三篇在保安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苏维埃掌权人物 “真正的”紅军 论抗日战争 红军战士的生活 | (1)小安想了解毛泽东其人,根据目录,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些篇目? |
关 注 序 言 |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都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一一1938年上海复杜版《西行漫记》作者序 | (2)结合目录和序言阐述《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写作特点的 |
8、(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家里太热,早晨刭阳台上洗漱,时时会有一些风悠悠地吹来,让我在这秋老虎肆虐的酷热里,感到些许的凉爽。
②浇了两盆水在干得发白的水泥阳台上,然后安静地蹲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忽然,一只小鸟飞到我刚浇过水的地上,左右望了望,随后机警地啄水喝。我原以为是一只麻雀,因为这里,除了麻雀,连原本司空见惯的乌鸦喜鹊都成了珍稀鸟类,很难见到。定睛一看,却发现这鸟儿通体黑色,体型比麻雀小,却显得精干矫健,莫非是一只燕子?我赶紧看看它的尾部,果然是八字形地分开着!
③果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
④当我再想仔细地看看的时候,大概意识到有人盯着它,箭一样地飞走了,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从起飞到消失,只是转瞬之间。果然不同凡响,速度之快,小小的麻雀简直无法望其项背!是啊,千里的迁徙没有超强的飞行能力是不行的。
⑤在我小的时候,那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家的屋梁上,就有燕子在上面筑窝居住。
⑥我的家在县府街,那是当时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可是,这并不妨碍燕子们在这里生活,没有人会干扰和伤害它们,人人对它们爱护有加。那时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燕子和青蛙一样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燕窝大都建在朝街的厅堂梁子上,这里又是家人活动最频繁的场所,燕子同时也在这里不断出入,地面、桌椅上往往都会留下它们的粪便,令人哭笑皆非的是偶尔还会掉在饭菜里,但没有谁会因此去责怪或惩罚它们。所以,那时的燕子不怕人,人再多的地方照样“双双入我庐”,“卷帘穿人去”。
⑦尤其在农村,那些茅草屋、那些低矮的土坯房,更是小精灵们的家,许多人家在横梁上钉上一块小木板作为燕子筑窝的依托,以此欢迎它们的到来,据说,这些归来的聪明小家伙往往都是去年的老朋友。它们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⑧曾几何时,陶渊明“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情景再也看不见了。我们的水泥城堡越建越高,我们的防盗窗防盗门紧闭,我们不再给燕子们自由出入的空间,更不要说在你的家里结婚生子,拉屎拉尿了。环境严重污染,农药的毒性越来越高,燕子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糟。
⑨第二天的早晨,我又来到阳台,在地上泼了水,然后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我心中有一个美丽的期待,期待着那只小精灵的再次出现。然而,终于还是“不见伊人的倩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
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
⑩可爱的小精灵,明年,你还会来吗?
(选自散文网,有删改)
【1】文章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2】试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第⑥段回忆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⑨段“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中“怅然若失”的原因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迅哥儿、双喜等人来说,“偷来”的毛豆是他们的宝贝;对于吴伯箫来说,灯笼是他的宝贝;对于陕北鼓者来说,腰鼓是他们的宝贝……
那么,你有心怡的宝贝吗?为什么它会是你的宝贝?你与它之间发生过哪些难以忘怀的故事呢……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是独特思考。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