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诚信
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敬业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
④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宁夏自治区设计“善行宁夏·学子圆梦”“善行宁夏·大爱救疾””善行宁夏·护苗成长”等十个领域专项慈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促进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6月,累计募集慈善款物总价8000余万元,惠及各民族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善行宁夏十大慈善项目( )
①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②使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享有更多政治权利
③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④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如图是甲骨文“望”和“何”的字源含义,这说明中华文化( )
登高望远的人——站在高丘,扭过头来,瞪大眼睛,向远方看去。这是甲骨文中的“望”。一个引人遐思的字。
| 荷锄而归的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甲骨文中的“何”(通“荷”),简直太浪漫了。
|
①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④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体现中国发展机遇的是( )
A.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稳居世界第二
B.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冲击各国经济
C.大国博弈激化,国际冲突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
D.各国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
5、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2023年度发射任务完美收官。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已经取得30战30捷的成绩。这其中展现的载人航天精神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和弘扬。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激励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
③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物质纽带
④是爱国主义本质的生动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2023年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1天共收到85870人提出的105142条修改意见。这表明( )
A.良法体现了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B.建立民主基础上的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C.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法律意识很强
D.厉行法治要求人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7、过去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大量出口。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叫响全球。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
①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创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④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强国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直到今天,这一警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通往国富民强的路上,必须坚持( )
A.基本经济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改革创新
D.依法治国
9、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截至目前,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打击工作取得显著战果,进一步依法规范整顿网络行为。材料说明( )
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人民利益
②打击和惩治诈骗分子需要我国公安公正司法
③打击诈骗分子行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有序
④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成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面对下图理解正确( )
A.改变政府职责,推进政务公开
B.创新管理方式,政府科学立法
C.规范依法行政,维护群众权益
D.建设法治政府,描绘法治蓝图
1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有利于( )
①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
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汇聚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③弘扬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是学生小乐在班级“新闻播报”栏目中播报的一则即时新闻: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新年茶话会。习总书记在会中肯定了中国人民政协的成绩。他表示,一年来,人民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下列是学生对这一新闻反映的“政治制度”的赞誉,你认为恰当的是( )
A.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全过程的民主
B.协商求同存异,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C.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利益
D.体现根本途径,确保权力属于人民
13、“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2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6周年。目前,500多名自治区级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四成以上,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的三成以上,超过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22%的比例。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④“一国两制”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下面行为属于依法行政的有( )
①公安部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
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非法狩猎刑事案件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黄河保护法》
④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9月6日,由国际竹藤中心协办的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成功举办。大会以“绿色低碳、竹创未来”为主题,为此我们要( )
①有建设绿色家园的决心②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工作中心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②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开馆
③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④我国的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当前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努力,积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道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D.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19、近段时间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的密集举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 )
①转变发展方式②优化经济结构③降低资源利用率④转换增长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嫦娥”探月、“夸父”逐日、“北斗”组网、“蚊龙”入海、大飞机首飞……近年来,从无垠宇宙到万米深海,从地下蚊龙到云端制造,关于创新创造的硬核故事正在中国不断发生。这( )
①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自信和从容
②能够让中国人深刻体会到中国自信的底气和志气
③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平凡的人与伟大无关。
判断:( )
理由:
22、2017年新春寄语,习总书记用一句十分接地气的“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激起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热情。小君、小峰对此争论开来。
小君: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了,没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小峰:不对,有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因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还未解决,还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生活。
请你就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23、中国科技以创新之手拨动探索之弦,在2022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圆满返回,还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会面,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夸父一号发射升空;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再创传输新纪录;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成功下水;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这是用高超的技艺、攻坚的决心淬炼出的大国重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两位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
甲:科教兴国取得新的辉煌,说明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乙:必须加强创新,才能建成科技强国。
24、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的合理要求越来越得到充分实现、合法权利越来越得到充分保障。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5、(12分)伴随着成长的脚步,我们成为日趋成熟的九年级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我们成熟的重要标志。
2014年3月2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潘石屹、陈里、徐小平、陈彤……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十几位微博“大V”(微博平台上粉丝数目超过10万的称为“大V”),齐聚央视新址进行座谈,共同探讨网络平台上名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发挥正能量。
鲁炜主任在座谈讨论中再次提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共同遵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1)材料中为什么特别强调“大V”这一社会角色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有同学认为:“我不是网络名人,就没有社会责任,也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运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26、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四个尊重指的是哪四个?
27、【尊师重教 关爱他人】(6分)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材料二:为提高学习效果,老师经常安排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明与婷婷同属于一个学习小组,婷婷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明明分析问题、解答疑惑,结果明明的成绩进步很快,婷婷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请你谈谈我们尊重老师的原因。(3分)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和婷婷一样乐于助人的经历。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帮助他人的意义。(3分)
28、凝聚价值追求,守望精神家园
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2018年担任百坭村书记。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全心全意致力于村子的脱贫工作。
为了增收,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还教村民做电商,为了整治村里的环境,她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为了让村里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她联系母校志愿者来村里跟孩子们一起活动,帮助贫困户的孩子申请助学贷款,为了准确掌握村里的情况,她绘创了村里的“贫困户分布图”……黄文秀的忙碌使昔日的贫困山村发生了变化,到2019年,百坭村8户贫困户418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8%下降到2.71%。
2019年6月,黄文秀同志不幸因公殉职。随后被中宣部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回答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是什么?
(2)黄文秀等时代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