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
A.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B.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2021年6月6日和7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和《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对比两篇文章标题的异同,判断下面的论点适合使用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的是(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中国的各项国家制度及其价值诉求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
A.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扩大投资规模,注重经济结构优化,依赖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C.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消耗型产业
D.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把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4、下列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古诗是( )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2022年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党领导人民逐梦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②我国已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③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上述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党和国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全面小康实现
③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公民
④党和政府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7、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从陕西西安出发,出使西域,带回葡萄、苜蓿等物种。两千多年后,被誉为“新钢铁驼队”的“长安号”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满载回程......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双方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中国始终是促进中亚繁荣稳定的坚定力量。这说明中国( )
①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②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③坚持命运与共,主导中亚安全与发展④坚持担当作为,做中亚关系的领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从2013年实施“单独两孩”到2016年的“全面两孩”政策,发展到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人口政策的调整( )
A.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
B.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表明我国已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9、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推动_______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A.高质量
B.高速度
C.高目标
D.高效益
10、2023年8月22-24日,李强总理在广东调研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这一强调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B.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因为教育( )
①是推动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截至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闭幕,我国现有法律共295部,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49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7件、经济法83件、社会法27件、刑法3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这表明( )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②我国已经做到良法善治
③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23年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20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沐浴着党的光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道路,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对口帮扶下,北川引进农技专家,发展羌族特色产业。如今,北川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皆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羌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羌山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 )
①羌山大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②羌族同胞坚持党的领导,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发展家乡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互助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国家加大对北川的支持力度,不断输入技术、管理、人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为我中华,大有作为”。华为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对5G技术的掌握程度排名全球第一,在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拿下了大量5G订单。这说明( )
A.我国企业具有最强的国际竞争力
B.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拒绝外来先进技术
C.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1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有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被誉为“大国工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民族精神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世界有贡献
18、2023年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作为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让各界看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为新疆带来更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自贸试验区。新疆的发展需要( )
①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
③用高质量发展巩固民族团结④切实保障各个民族的所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进入新时代,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相继成立,“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文化盛会举行,以及中意文化旅游年、中拉文化交流年、中赞文化年、上合组织文化年等30余个大型文化和旅游年(节)成功举办……以此为论据,可以支撑的论点是(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样的
③应全盘吸收外来文化④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乍一看是“新面孔”,仔细一读发现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目前互联网上存在一种“假原创”现象,一些人通过内容拼接、同义词替换等方式,把他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作品。此行为( )
A.是共享,促进了创新成果的分享
B.能节约,降低文化创新的成本
C.可推广,有利于丰富文创内容和形式
D.要追责,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女排是世界体坛上不断创造奇迹的一支劲旅。多年来,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不断诠释着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2021年7月,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中意外失利,失去了争夺金牌的机会。初中生鹭鹭看到这个新闻后,不禁感慨: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失利了,所以我们就不必再弘扬女排精神。
请运用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对鹭鹭的观点进行辨析。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同学们听了十九大报告后,展开了热烈讨论:
男生:改革开放谱新章,中心工作应为它。
女生:主要矛盾已变化,基本国情成往昔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迎来了深圳市垃圾分类的法治时代。据悉,自条例正式实施以来,9月全市各级城管部门共出动人员62710人次、车辆14622辆次,检查投放点位30842个,发现存在问题点位9000个,开具整改通知书8393份。对此,小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评析小新的观点。
24、看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这是个引发全国热议的话题。2015年9月13日下午,南昌一名少年用行动给出了完美答案。被扶起的老人很想事后上门拜访,好好感谢孩子,然而因担心对方怕被讹而不敢多问信息。“我想通过你们报纸感谢这位少年,我的心里才会舒服一些!”老人告诉记者。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突然跌倒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扶?请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你的理论依据。(4分)
(2)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善于明辨是非,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的社会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分)
25、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为话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必有新目标,新目标引领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15年,即“分两个阶段”或“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思考)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15年的奋斗目标各是什么?)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8年上半年,东营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08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727.67亿元,增长12.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4元,增长7.8%。
(我分析)
(2)结合材料分析,2018年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了经济平稳发展?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 30多年的关好蓝图。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创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己。
(我践行)
(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用奋斗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实现更好的自己?
26、国务院批复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的先导区,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经济隆起带和对外开放先行区,带动吉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吉林的步伐。
⑴要着力加快吉林经济发展,就要把什么摆在首要地位?
⑵我省是个多民族聚居地,为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⑶我省各行各业人士就“长吉图”的开发,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这是公民在行使哪一政治权利?
⑷除了上述途径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你的建议?
27、 据悉,你所在的学校拟围绕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展以“青春喜迎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宣教活动,现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河北雄安新区)
2017年3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一带一路”论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1)这两件大事将对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河北雄安新区。
28、奋斗史诗: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百年大党: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1)请你列举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两项巨大成就。
(2)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