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池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 )

    A.毕达哥拉

    B.亚里士多德

    C.亚历山大

    D.阿基米德

  • 2、美国最早确立“自由”“平等”政治原则的法律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了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材料中文章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现象?(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

    C.美苏争霸

    D.政治多极化

  • 4、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可以选择的正确措施有(     

    ①趋利避害,制定适当的防风险措施                              ②积极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③保护中国企业,坚决抵制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④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

    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6、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思想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生产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 7、上课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惯。下图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断空白处内容应为(     

    A.但丁、达.芬奇、薄伽丘

    B.但于、达.芬奇、巴尔扎克

    C.伏尔泰、达.芬奇、莎士比亚

    D.但丁、孟德斯鸠、莎士比亚

  • 8、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A. 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 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 9、宋庆龄在《华北之行的印象》(1949年)中写道:“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典礼是在北京天安门巨大的广场上举行的。一片跳跃欢呼的红色的海,全城人民都出来参加了。”对文中“果实”理解正确的是

    A.“果实”指的是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B.“果实”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果实”指的是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果实”指的中华民国

  • 10、为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时间轴示意图,其中①应填入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 11、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类送来了光明,被称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

    A. 瓦特   B. 爱迪生   C. 法拉第   D. 卡尔·本茨

     

  • 12、2020年1月,英国国会投票通过脱欧协议,欧洲议会将于1月29日对脱欧协议进行最后的审议和表决,脱欧指英国脱离那一组织(  )

    A.欧共体 B.欧洲联盟 C.欧元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3、如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苏联模式的推行 D.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

  • 14、1939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叶剑英

  • 15、《华阳国志·蜀志》对成都平原的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长城

    D.大运河

  • 16、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其疆域范围是

    A.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B.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砥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C.北至北冰洋,东至北岭海峡,西跨葱岭,南至南沙群岛

    D.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南至南海诸岛

  • 17、下表为近代德国与英法两国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由此可知

    热能、光学、电学、磁学等领域的物理发现数量

    时期

    德国人的发现、发明数量

    英国和法国人的发现、发明数量

    1861—1870

    225

    193

    1871—1880

    349

    364

    1881—1890

    705

    653

    1891—1900

    968

    687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加深

    B.英法两国经济逐步衰落

    C.德英法三国均向前发展

    D.民主程度决定经济水平

  • 18、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这两个事件的相同点是(  )

    A.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

    B.都实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统一

    C.都缓解了社会危机,实现了社会的稳定

    D.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 19、一位历史学家在研究某本古代经典时,发现其中有这样的内容:人是有罪的,要忍耐顺从,死后就能进入天堂,这本古代经典是

    A. 《金刚经》

    B. 《诗经》

    C. 《圣经》

    D. 《古兰经》

  • 20、“这项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该材料评论的是(     

    A.大化改新

    B.武士道

    C.倒幕运动

    D.幕府政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依据历史知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亚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的是( )

  • 22、______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人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 ______

  • 23、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通过制定________ (法律)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________》,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 24、_________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破仑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12世纪,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 28、_________既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又是《国际歌》的词作者。德国人_________既是内燃机的发明者,又被称为“汽车之父”。

  • 29、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的宗教是_____

  • 30、美国内战时的总统是______,这场战争爆发前,国家矛盾焦点是的_______存废问题。他颁布了《宅地法》和《___________》,扭转了战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探究题。

    阿拉伯建立统一国家和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封建王朝时期?把阿拉伯、日本和中国放在同一历史时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 32、2017年中印两国之间发生严重的洞朗对峙事件,几乎引发战争。2018年印度总理多次访华,频频示好,中印关系峰回路转。探究印度和中印关系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答同题。

    (1)古代印度特有的是什么制度?古代印度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什么宗教?

    (2)想想中国与印度从古至今,你知道的一次重要往来是什么事件?

    (3)作为当代一名中学生,,面对我们与中印关系时好时坏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 33、“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常被中国人用于感叹大国兴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公元前4世纪,西方出现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其建立者是谁?

    (2)上述帝国的建立是通过征服和扩张,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请指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主要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3)发源于地中海中部的城邦国家,于公元前1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该帝国的名称是什么?建立者是谁?该帝国和中国是通过什么道路进行贸易往来?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10月7日,德奥便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5月20日,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法俄同盟国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而成为三国协约……这样,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给国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的结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两大敌对联盟的争斗,给世界带来了哪一灾难性后果?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原子弹、Ⅴ-1飞弹和Ⅴ-2飞弹、远程轰炸机、半导体、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而大战中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又为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个国家成为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