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
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
2、在法国巴黎市区随处可见拿破仑的影子:以他指挥的著名战役命名的街道,埋葬他遗体的荣军院,收藏他军装和武器的军事博物优,悬挂着他登基时画像的卢浮宫……法国人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拿破仑的存在。拿破仑对法国最大的贡献是( )
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发动对外战争,扩大法国疆土 D.制定并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3、对于如何读历史,毛泽东认为“西洋史应该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
B.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D.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广泛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4、据下图内容判断,他是( )
姓名:? 生卒年: 1818-1883 |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
A.但丁
B.牛顿
C.达尔文
D.马克思
5、“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材料中的“机器”是由谁改良的( )
A.斯蒂芬森
B.凯伊
C.瓦特
D.哈格里夫斯
6、2018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和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拟于2018年11月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下列关于一战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 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的萨拉热窝事件
C. 作为协约国一方中国在战后取得了战胜国应有的权益
D. 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一一凡尔赛华盛的体系
7、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用“机器”代替“手工”的现象,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轮船
C.改良蒸汽机
D.火车机车
8、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俄罗斯发表演讲:“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是要合作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打赢莫斯科保卫战
③抗日战争取得胜利④召开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对下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欧洲的经济整体衰退
B.列宁拥有杰出的才能
C.苏联工业化成就突出
D.苏联经济已超越美国
10、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因此产生了
A.大学
B.教会
C.教堂
D.庄园
11、2017年,美国以各种理由向亚太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调遣兵力,现在停留在亚太地区的美国大兵至少 有35万人,军舰也有180艘,战机2000作架。将军舰开进中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 端指责中国。美国这些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B. 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 平衡亚太各国力量
D. 打击恐怖主义
12、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向教皇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这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 教廷至高无上 B. 国王毫无权力
C. 百姓受到剥削 D. 宗教信仰虔诚
13、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考试是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理想的中国模式。这一观点的依据是科举考试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4、1863年,23岁的伊藤博文途经上海去英国留学,目睹了黄浦江上洋人桅杆林立的坚船利炮,也体验了英国的物质文明,逐渐认识到仅仅凭着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夷”,绝非上策。鉴于其所见,归国后他极力主张(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废除武士特权
D.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技术
15、《荷马史诗》是我们了解哪个早期文明的主要文献( )
A.希腊
B.罗马
C.阿拉伯
D.波斯
16、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C.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
D.三角贸易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繁荣
17、欧洲17世纪人口增长比较慢,每年大约增长0.5%—1%之间。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地增长,特别像英、法、北美、爱尔兰、意大利、俄国等……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约40%。与上述材料中人口增长率数据变化相关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8、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有关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能提供日常所有生产生活用品
B.庄园法庭审判主要依据村法和习惯法,既维护领主的权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基督教在庄园精神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佃户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D.庄园佃户由农民和农奴构成,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19、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该文件是
A.1787年宪法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20、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A.《神曲》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伊索寓言》
21、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历史(1)他被战友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他是_______。
(2)他发明了火车,带来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他是____________。
(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他是__________。
(4)他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他是____________。
22、达·芬奇创作的肖像画________以一位女性神秘的微笑征服历代观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________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3、________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4、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__________,条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等。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______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25、________是16-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主要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而________是19世纪法国的著名作家,其经典之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26、杰斐逊曾说:“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利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1787 年美国宪法体现了上述材料的原则。()
27、______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脍炙人口的《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28、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 ,并最终以此为纽带,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 政体。
29、1487年,_________(人物)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他们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_________的正确。
30、文字的产生是重要的文明成果之一,对了解古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古埃及发明的 ,在19世纪被识读,为古埃及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31、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国间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请回答”
(1)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有哪些?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2)这些国家在对待文化上都采取了吸收、消化的态度,并创造了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请举一例。
(3)针对各国的多元文化,我们中学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32、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法律文件
33、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了一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推动人类文明进的革命。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765年纺纱工人①___________发明了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的纺纱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2)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为的发明家是②___________。1785年,他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③___________
(3)1825年,英国人④____________设计的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⑤____________时代的开始。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这些措施有何特点?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趁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希特勒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导致了什么结果?同样因为这次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还有谁?
材料三 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回答两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在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更加猖狂,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纵容的结果就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请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