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争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二国相比最大的优势, 你赞同谁的观点( )
A.甲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乙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丙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丁说:资产阶级革命最早
2、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3、《新全球史》中写到: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4、《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开篇提道:“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平等民主 B.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C.主张建立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社会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罗马文明
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是
A. 都是在战后经济困难时推行的
B. 都把对工业的调整作为中心措施
C. 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D. 都采取了国家强制干预经济的方式
7、“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目标。”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国家的权力重心转移到( )
A.议会
B.国会
C.公民大会
D.制宪议会
8、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 )
A. 胡夫 B. 汉谟拉比 C. 国王 D. 法老
9、西方殖民者为了掠夺财富而开辟新航路。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世界贸易中心由大西洋逐步转移到地中海
C. 促进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D. 使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10、欧洲人能吃到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美洲人的餐桌上出现非洲的咖啡、亚洲的茶叶,这些都得益于( )
A.丝绸之路开通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新航路的开辟 D.郑和下西洋
11、李华同学在研究某历史人物时整理了下图所示大事年表。下列关于该人物的评价正确的是
A.他挽救了法国大革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B.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C.他虽军事独裁,但是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12、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开始总罢课。16日,北平市民同学生再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得到全国各地学生和群众支持和声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这次学生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反对华北自治
13、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这个制度中最重要的关系是( )
A.教会与大学 B.富农与市民 C.封君与封臣 D.庄园与法庭
14、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
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C. 拿破仑发动政变 D. 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15、在公元前5世纪罗马就出现了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这一成文法
A.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D.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6、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指的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凡尔登战役
17、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二者说明的现象是
A.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阶级矛盾
B.明朝中后期中外冲突加剧
C.中央集权的制度出现了衰退
D.广东是中国经济的重心
18、下图反映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措施是( )
A.办太学 B.推恩令 C.休养生息 D.盐铁专卖
19、1804年,法国颁布了一部法律文献,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此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人权宣言》
20、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抽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此规定( )
A.维护了全体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B.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C.有利于维护法庭审判的公平、公正
D.表明全体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21、____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2、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了一些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互相敌对,进而发展成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最终形成新的国际秩序:________。
24、古代雅典留给后世的主要遗产是__________,古代罗马留给后世的主要遗产是__________。
25、牛顿于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_____》使得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6、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代表人物有提出“________”(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的德谟克利特,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________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________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问和答。
27、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______时代,开启工业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阶段过渡,加速对殖民地国家的掠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出现______的狂潮。
28、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_____________。
2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序号 | 文明古国 | 发源地 | 文明成果 |
A | ① | ② | 金字塔 |
B | 古巴比伦王国 | 两河流域 | ③ |
C | ④ | 印度河流域 | 种姓制度 |
D | 古代中国 | ⑤ | 甲骨文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_____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____________,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31、根据提供的信息,列举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颁布《法典》
(2)开启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3)揭开人类起源的谜底——
(4)《国际歌》歌词的作者
32、列表总结是一种非常好的梳理知识的方法.依据要求,在《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内容 | 时间 | 动力机 | 新能源 | 时代特征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① | ② | 煤炭 | “蒸汽时代”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电机、内燃机 | ③ | ④ |
33、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1)题计分。
(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秦统一全国后,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2)汉武帝即位后为什么要强化中央权力?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权力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个工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因。"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因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进蒸汽机的作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国家迅速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面对工人日益贫困的状况,《共产党宣言》是如何指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