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2、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哪一性质的生产关系
A.原始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3、我们通常把数学中的1、2、3、4、5、6、7、8、9、0称为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的发明者是(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人
D.印度人
4、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间,搭起了不同文化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希腊人 D.罗马人
5、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选民间接选出;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6年;众议院由选民直接选出,每州所选出的众议员人数与该州的人口成正比。这项规定体现了( )
A.联邦制
B.君主立宪制
C.三权分立
D.民主共和制
6、下列能够体现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表述是
A.“条条大路通罗马”
B.“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的中世纪
7、伊斯兰教创立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7世纪初
D.9世纪初
8、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之间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师夷长技、自强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变法、维新
9、古代人类文明与河流休戚相关,其中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 )
A. 印度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两河流域
10、基于对战争的反省……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适时提出了“贸易立国”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又适时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由此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适时调整政策
B.推行民主改革
C.引进西方科技
D.美国大力扶持
11、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罗马共和国 D.雅典
1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和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玉米、甘薯、花生、南瓜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形成了跨洋的“三角贸易”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
C.推动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使美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
13、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以下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序号 | 历史事实 | 历史结论 |
A | 以黑奴贸易为中心,在欧洲、非洲、美洲三洲州之间进行的商业活动 | 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非洲、美洲的发展 |
B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 | 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 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D |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 扩大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A.A
B.B
C.C
D.D
14、根据宋代管理制度,“南海一号”在出海前,需取得哪一机构许可
A.枢密院 B.御史台 C.市舶司 D.十三行
15、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某遗址出土的稻谷和大米,也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一遗址最有可能的是( )
A.城头山遗址
B.彭头山遗址
C.玉蟾岩遗址
D.高庙遗址
16、“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以下与“他”有关的是( )
A.带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将大革命的浪潮推向高峰
C.由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典》
17、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茫茫的大西洋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那么你知道这条“三角贸易”的路线吗?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美洲→欧洲→非洲→欧洲
D.非洲→欧洲→美洲→欧洲
18、《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下列言论出自该著作的是( )
A.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B.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C. 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D.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9、2013年,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20、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废除农奴制改革
21、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概况:国家实行________制度;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_____。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__________的时期。
22、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依据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_____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23、根据提示,填入正确的地名。
(1)这里发生的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2)中世纪这座城市的百姓曾举行起义,获得了城市的自治权是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在这里遭遇惨败,并从此退出欧洲政治舞台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
24、1914年的爆发的“______”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5、【思维导图】: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世界现代史中的国际会议”的示意图。请你补充完整。
E: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
26、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787年9月15日,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_______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________》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27、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28、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步确立了“______”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9、读《三角贸易航线图》,写出图中ABC所示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会议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__________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31、简答题
(1)“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
(2)二战的转折点是那次战役
(3)“革命先行者”指的是谁?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是谁?
(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简述一国两制的内容
32、简答题。
(1)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2)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方式之一,英国和法国就是其中代表,这两个国家在当时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分别是?
(3)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是?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是?
3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回答下列问题
(1)1733年,凯伊发明了________,提高了织布速度。
(2)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1785年,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________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4)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重大意义?
(5)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________制度最终确立。
(6)1825年,由___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7)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什么意义?
34、步入近代的西方国家。
材料一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为英国找到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方法是什么?这一方法体现了哪一原则?它出自英国哪部文献?
材料二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2)材料二中一个独立的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拿破仑在《给儿子的遗训》中说道: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3)拿破仑是如何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的?他在法国、欧洲注入的新思想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