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凡是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凡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Mg
B.滤液可能是蓝色的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Mg(NO3)2
D.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3、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碳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4、《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性格鲜活,鲁智深作为行侠仗义第一人,下列他的事迹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拳打镇关西
B.大闹五台山
C.火烧瓦罐寺
D.倒拔垂杨柳
5、下列除杂(括号中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Cu(Fe):用磁铁吸引
B.K2MnO4(KMnO4):加热
C.N2(O2):通过红热的木炭
D.CO2(CO):点燃
6、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2023年11月30日,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氮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氮气的化学式是NH3,下列有关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由两个元素组成
B.氨气中含有3个氢原子
C.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氨气中N、H的质量比为14:3
8、下列关于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图像中,纵坐标的化学意义错误的有几个
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比 | 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 | 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A.1
B.2
C.3
D.4
9、下图中的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1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
D.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12、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中国发明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13、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在火星上无法自燃
B.可将火星上的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火星上N2含量
C.火星上CO2的化学性质与地球上CO2的化学性质相同
D.若将火星上的CO2转化为O2,则可提高火星上O2含量
1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NaOH+CuSO4=Cu(OH)2↓+Na2SO4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C.木炭不充分燃烧:C+O2CO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16、有关SO2、MnO2、C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由原子构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17、下列是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其含义说明不正确的是
A.禁止火种
B.紧急出口
C.易燃液体
D.灭火器
18、云南拥有丰富的钛资源,是国内主要钛矿产地,下列有关钛(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为阴离子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19、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中,管口放棉花,并塞好橡皮塞、d.熄灭酒精灯、e.收集气体、f.把装有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g.将导管移出水面。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f-a-e-g-d
B.b-c-f-a-e-d-g
C.c-b-a-f-e-g-d
D.a-b-c-e-f-d-g
20、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硫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B.少量的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C.足量的铁在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并冷却至室温
D.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2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均为蓝色或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2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导管和胶管
B.配制溶液
C.振荡试管
D.用滴管吸取液体
24、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B.生铁和青铜都是合金
C.硝酸铵溶于水属于吸热反应
D.金刚石、氢气都属于单质
2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CO2 ②Mg2+ ③2Fe3+ ④ ⑤2O ⑥O2 ⑦2OH- 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
C.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⑤⑧
D.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
2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铝、铝合金
B.水、铜绿
C.铁锈、石灰石
D.二氧化碳、液氧
27、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
(2)氧化镁_______。
28、结论:
①电解水是化学变化即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体积为氧气体积两倍)
(__________)反应)
②水的化学式为:H2O;水由_________两元素组成。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30、化学药品的取用要注意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固体只需_____。
31、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海底埋藏的“可燃冰”燃烧_______。
(2)氯碱工业产品中的氯气可继续用来生产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其原理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2、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1℃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如图2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33、右图表示发生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反应前容器中有 种单质分子;
(2)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
(3)由“”构成的物质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粒子有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4、请根据图1甲、乙、丙三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3℃时,向盛有50.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乙或丙,图2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丙物质的溶解度大
C.该温度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D.该温度时,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E.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乙物质的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偏高
35、2020年9月22日以“黑土粮仓庆丰收,大美龙江迎小康”为主题的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佳木斯富锦市盛装启幕。据专家分析,今年黑龙江省是农业丰收增产年。如无三次台风影响,增产幅度会更大。
(1)黑龙江盛产优质水稻,其加工得到的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___________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人体同样需要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其在人体可以起到___________、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施加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___________,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优良的有机氮肥,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6、(7分)通过化学学习.更理解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现有H、C、N、O、K 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1)最常用的溶剂: ;
(2)可做食品袋填充气体的单质 ;
(3)可用作化肥的盐 ;
(4)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5)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
(6)H、C、O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用这三种元素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7)请用上述五种元素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
37、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_
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3)实验室也常用B装置反应制取______,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
,若用此法来制取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收集装置为 _____
38、实验室用氧化铁粉末模拟炼铁,装置如图所示:
信息:铁和四氧化三铁都能被磁铁吸引。
(1)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
(2)①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已知:氢氧化钠、碳酸钠易溶于水,)
(3)某同学用以下两组实验对模拟炼铁进行进一步探究。
完全反应,两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甲组 | 乙组 |
1 | 称量黑色粉末的质量 | m1 | m2 |
2 | 称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 能被吸引 | 能被吸引 |
3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固体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 固体不溶解,无气泡产生 |
4 | 取黑色粉水,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 有红色物质析出 | 无红色物质析出 |
①兴趣小组证明_________对CO与Fe2O3反应的产物有影响。
②甲组所得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Fe3O4不与稀盐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某同学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该同学称量黑色粉末m2=_________g,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日产含铁1.4×104t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过程)
3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加热时烧瓶的底部应垫加_____;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外会导致_____;
(3)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与读数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等)时,都要先_____,再点燃。
40、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
(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改进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