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生活细节。下列细节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天天长大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B.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
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红色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主要成分是Fe3O4
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3、常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水槽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5、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的办会理念,其中,“绿色” 被摆在首位。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6、化学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
C.水是生命之源,生产、生活中应提倡节约用水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7、如图所示是氪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氪是金属元素
B.氪原子核内有36个质子
C.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3.80g
D.氪原子核内有 36 个中子
8、如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9、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R的化学式为
A.CH2O
B.C2H4O2
C.CH4
D.CHO2
10、人类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海水蒸发
C.钢铁锈蚀
D.木材燃烧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
B.微粒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C.转化观:铁丝燃烧生成氧化铁
D.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12、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或操作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加稀硫酸 |
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
D | 鉴别羊毛和锦纶 | 用灼烧的方法 |
A.A
B.B
C.C
D.D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B.微粒观: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相同
D.结构观: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14、胆矾(,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
B.加热至650℃时,固体质量减少17g
C.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
D.依据质量守恒计算可得x的值是16.0
15、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稀酸溶液发生反应一步制得的是
A.CuSO4
B.MgCl2
C.FeCl3
D.AgNO3
1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氮气中含有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铁丝 |
B |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后二氧化锰的回收 | 过滤、洗涤、干燥 |
C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D | 检验CO中是否混有 |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A.A
B.B
C.C
D.D
17、小明在家中用蔗糖和其他常见物品进行了以下家庭小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20℃、40℃时蔗糖的溶解度分别为204g、238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得到溶液质量为304g
B.乙中灯泡能发光
C.丙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g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1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9、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锌粒
C.加热液体
D.检验O2
20、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21、现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2.4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A.Mg、Al
B.A1、Fe
C.Mg、Cu
D.Fe、Zn
2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炼钢
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
有毒
2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活塞向左移动,推测液体和固体可能是
A.稀盐酸和石灰石
B.稀硫酸和锌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25、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加速开采矿物资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26、建设美丽扬州,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填埋废旧电池
C.开发清洁能源
D.废水达标排放
27、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___________,氧气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
2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材料是当今社会进步的阶梯。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陶瓷 ②青铜 ③铝合金 ④塑料 ⑤钢材
(2)高温陶瓷材料可以制造陶瓷发动机。陶瓷发动机的材料可选用氮化硅(Si3N4),它的机械强度高、硬度大、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种很好的高温陶瓷材料。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时反应制得氮化硅。
①氮化硅(Si3N4)是一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构成氮化硅的微粒是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氮化硅中硅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②工业上生产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29、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①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②A中盛放木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3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说明该气体具有 性.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
(3)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请你说出图2的优点是: .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元素是______,结尾的元素是_______。(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周期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速变规律。
①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②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3、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其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表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1)火种灯燃料是丙烷(C3H8)气体,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C3H8燃烧产生C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其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有: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______。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元素。
35、用化学用语和数字表示
(1)二个氢原子______;
(2)五个钠离子______;
(3)十个水分子_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6、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煤气的主要成份就是一氧化碳)。它可以在空气里燃烧,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也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该金属。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写三点),化学性质有______。(写一点)
②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若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 打开排风扇,将煤气抽走
B、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点着打火机,寻找漏气源头,进行维修。
37、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②写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_____(填字母)与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检验方法是_____。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_____。
38、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该反应原理我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
(3)用这些装置还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例如: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常见的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碳酸钠。我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是 ;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进行验证。
39、质量守恒定律已被无数的实验所证实。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3)在不改变药品的情况下,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如何改进该实验?
40、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过量Zn粉,并边加边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分别写出a、d所对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a~ b段溶液质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