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辽源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白烟具有可燃性

    瓶中充满氧气

    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

    水的状态变化是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 2、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分别称量A、B、C、D、E五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再分别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E

    反应前质量

    20g

    100g

    20g

    100g

    20g

    反应后质量

    52g

    20g

    20g

    72g

    m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物质C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m的值等于96g

  • 3、某小组用NaC1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50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D.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出到烧杯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 4、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粉末由黑变红,说明CO具有可燃性

    B.处理的尾气包含CO和,说明CO和有毒

    C.弹簧夹在实验结束时的作用是避免空气进入装置内,与CO混合发生爆炸

    D.弹簧夹在实验结束时的作用是避免液体倒流进入玻璃管,使玻璃管破裂

  • 5、鉴别与除杂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除去中的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稀硫酸和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D

    鉴别

    通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6、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泡沫少、浮渣多

    使用的水是硬水

    B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是净水的絮凝剂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A.A

    B.B

    C.C

    D.D

  • 7、下列事例或实验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甲图花香引来长喙天蛾

    B.乙图气体扩散实验

    C.丙图从水面提起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突然变大

    D.丁图清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静置实验

  • 8、按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说明木炭主要成分具有还原性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已经开始了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 9、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 10、2022年8月,扑灭重庆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以下对灭火措施分析错误的是

    A.以火攻火:在火势蔓延的外围先用火烧出隔离区隔离可燃物

    B.爆炸灭火:用灭火弹爆炸使燃烧区暂时缺少氧气

    C.CO2灭火:灭火器喷射CO2覆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H2O灭火:直升机洒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海水中分布着丰富的氯化钠

    B.工业上可以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等物质

    C.赤铁矿属于金属材料

    D.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金属元素

  • 12、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2Cu表示2个铜元素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H2表示2个氢原子

    D.Fe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 1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用于水的净化

    C.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

    D.C60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 1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木炭具有吸附性

    D.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体现了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质软

  • 15、下列物质对人体无害的是

    A.一氧化碳

    B.亚硝酸钠

    C.二氧化硫

    D.氯化钠

  •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 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 18、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花朵掰成花瓣

    B.粮食酿成美酒

    C.西瓜榨成汁

    D.冰砖凿成冰雕

  • 19、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氯酸钾

    B.海水

    C.液氮

    D.不锈钢

  • 20、我省地铁建设迅猛发展,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铜

    B.生铁

    C.锰钢

    D.金刚石

  •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C.过滤

    D.熄灭酒精灯

  • 2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木柴燃烧

    C.胆矾研碎

    D.葡萄酿酒

  • 23、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明:电器着火,用液态CO2灭火器灭火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隔绝氧气

    B.小刚: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D.小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2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氧气后点燃

    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

    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现象

    C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加入MnO2后,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D

    鉴别CO2和H2

    闻气味

    A.A

    B.B

    C.C

    D.D

  • 25、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 26、化学实验室内很多物质的保存方法跟其本身的性质有关。固体氢氧化钠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 ②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热 ③有腐蚀性 ④易吸收水分而逐渐溶解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实验室必须密封氢氧化钠进行保存的主要原因是以上的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依据下列符号或图示,按要求填空。

    a.Na+ b.S2- c.2O2 d. c.2O

    (1)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

    (2)b表示的是_______(填名称)。

    (3)a与d两种粒子结合构成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

  •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汞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

    (5)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属于分解反应是____(填序号)。

  • 29、(3分)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约等于  

    (3)电解水实验结论是 .

     

  • 30、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集气瓶内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目的是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中达到刻度线______(填图中数字)处。

    (3)同学们尝试利用图B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条)。

  • 31、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 32、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

    2)粒子E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3AC所对应的两种元素能组成一种常见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33、(6分)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品。

    (1)查阅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图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KNO3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提纯后的KNO3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_____、装瓶贴标签。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KNO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   _(填序号)。

    ①KNO3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少量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34、“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3)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收集的气体是_____

  • 35、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成功,原因是

     

  • 36、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_____;硫_____;钾_____

    Al_____P_____Ca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如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A装置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有一个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若想证明CO不与澄清水灰水反应,应该在气体通入A装置前,添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______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b”或“c”),用C装置代替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写出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某学生想要通过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来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小试管中有NH4HCO3,滤纸条用酚酞试液浸泡并晾干)

    [资料]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 SO4

    试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同学看到______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质量大,此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 40、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C)混合加热到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冶炼过程中除发生ZnCO3ZnO+CO2外,还有另外两个反应发生,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合金的观点看药金是由________组成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