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厨房中的面粉和小苏打 | 观察颜色 |
B | 鉴别软水和硬水 | 加入等量的肥皂,观察现象 |
C |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
D | 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 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2、从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①是一种阳离子,②是一种原子
3、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石墨
B.干冰
C.石灰石
D.水银
4、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往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C.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5、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CaWO4)的化合物。下图为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酸钙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在化学反应中钨原子易得电子
D.钨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做制冷剂
C.银丝常用作电线
D.石墨可切割玻璃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液化气燃烧
D.铁器生锈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9、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的质量为50.94
D.V2+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三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反应中分子发生分解,原子重新组合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12、我国推广食用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植物光合作用
C.酒精挥发
D.干冰升华
14、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氢气和氧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
D.氢气和氧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5、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元素符号为He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16、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图示中甲、丁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B |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较大 | 碳原子结构不同 |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D |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都含有相同原子 |
A.A
B.B
C.C
D.D
18、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稀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MgCl2
B.FeCl2
C.ZnSO4
D.CuSO4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有
图像 | ||||
实验设计 | 加热两份等质量的 氯酸钾 | 向等质量的Mg和Fe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足量红磷在密闭的 集气瓶中燃烧 |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0、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含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21、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2、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食品防腐
C.炼钢
D.医疗急救
23、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还原性
B.熔点高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24、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如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原子的质量为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图2:比较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C.图3: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D.图4: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26、杭州亚运会创环保活动世界纪录。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亚运主题的是
A.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科技创新燃放数字烟花
C.随意丢弃垃圾
D.用竹制品替代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
27、氢气和氧气在铂催化剂条件下,按一定比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该反应与氢气燃烧比较,说明化学反应的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影响______。
28、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按要求从二氧化碳、氧气、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
③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④常用来腌渍食品的盐___________。
⑤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2)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焦油,这三种物质被称为香烟的三大杀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一氧化碳、尼古丁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10H14N2,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共含___________个原子。
③尼古丁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尼古丁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B.焦油能诱发细胞癌变
C.生活中应远离有毒物质 D.吸烟会产生依赖性
29、2020年12月12日,这个日子将载入晋城的史册。从此晋城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顶端连接高铁和电网的受电弓是高铁正常运行的保证。受电弓的滑板使用了石墨材料,它利用了石墨的_____。石墨与金刚石同属碳单质,但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高铁车厢多处使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_____,列车上的轴承、齿轮定期涂油,一方面可以增强润滑性,另一方面可以_____。
3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固体二氧化碳______;2个钙离子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数字“2”表达的含义:
①Mg2+______
②H2O______。
3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_______。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_______。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_______。
(4)体温计受热,汞柱上升_______。
32、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分析造成下列后果的原因。
(1)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发现测量结果小于五分之一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下同)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__________________
33、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化学为 Mg5(OH)2(CO3)4,是 一种加热可分解成三种常见氧化物的不可燃物质。
(1)举重运动员搓手的“镁粉”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根据提供信息写出“镁粉”的物理性质:_____;
(3)Mg5(OH)2(CO3)4 加热分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如图回答:
(1)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名称为______,原子的最外层有______电子。
(2)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②原子序数为12、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从Na-Cl,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______(任写一条)。
35、用化学用语填空:能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
3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现有水、氮气、氧气、铝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填写化学式):
(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____;
(2)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___________.
37、研究分子运动,做如下实验。
(1)实验 1: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 2: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实验 3: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减小,下列解释正确的是______。
A.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B.水分子体积减小
C.水分子变为了氢和氧分子
38、(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烧杯、___________,如图所示过滤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__处错误。
(2)小艾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滤纸破损
B 滤渣过多
C 滤纸与漏斗间有气泡
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艾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小刘同学拿来了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若对浑浊的泥水进行净化,你认为净水效果最快最好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39、(每空2分,共6分)人体摄入的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XZ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5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中共含有 种元素。
(2)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x为 。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式并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0、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73g时,气泡不再冒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
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g.
(2)该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