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部分地区因暴雨发生洪灾,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农田被淹没
B.山体出现滑坡
C.粮食浸泡后发霉
D.树枝被折断
2、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二氧化碳的转化。一定条件下,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燃料甲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后纳米纤维的质量减小
B.该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3:22
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4、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B.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5、新家具和新装修的房屋会产生甲醛,对人体有害。使用一种催化剂后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3OH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D.该反应类型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6、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氟气的化学式为2F
B.2个钠离子:2Na+
C.F-的结构示意图:
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个氟原子:F
B.1个氟原子中含有9个质子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
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8、物质是多样的,不同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以下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有火焰产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镁带
9、密闭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M,X,Y,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得容器内各种物质质量,相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M | X | Y | Q |
混合前质量(g) | 16.8 | 8.4 | 23.6 | 1.6 |
一段时间后质量(g) | 待测 | 14 | 13.6 | 6 |
A.一段时间后M的质量为5.6g
B.Y一定是化合物
C.X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7:3
D.M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某元素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则R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
A.RO
B.RO3
C.RO2
D.R2O3
1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石油
C.乙醇
D.一氧化碳
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泥土
1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转化关系 |
A | 甲 | ||
B | |||
C | |||
D |
A.A
B.B
C.C
D.D
14、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臭氧
D.可吸入颗粒物
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C.空气中的少量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16、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借助数字传感器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a
B.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D.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
17、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18、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烟中毒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加大火势
19、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这在全球是首次。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醇中含有2个H2
B.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C.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4
D.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0、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宏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 | 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A.A
B.B
C.C
D.D
2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称量固体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22、试管内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且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不变
B.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D.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硝酸铵固体,实验现象一样
2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
B.取粉末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检查气密性
2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C.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应用了乳化作用
2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4
D.t1s时容器内丙物质的质量为4g
26、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含有氮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7、豆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下表为每百克豆浆所含营养成分:
每100g豆浆所含部分营养成分 | |||||
糖类(克) | 1.10 | 维生素A(微克) | 15.00 | 钾(毫克) | 48.00 |
脂肪(克) | 0.70 | 维生素E(毫克) | 0.80 | 钠(毫克) | 3.00 |
蛋白质(克) | 1.80 | 胡萝卜素(微克) | 90.00 | 镁(毫克) | 9.00 |
钙(毫克) | 10.00 | 铁(毫克) | 0.50 | 锌(毫克) | 0.24 |
铜(毫克) | 0.07 | 锰(毫克) | 0.09 | 磷(毫克) | 30.00 |
硒(微克) | 0.14 |
|
|
|
|
请回答:(1)上表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有______(填符号)。
(2)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它们在人体内分解、氧化的过程,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表中虽然没有列出,但实际豆浆中含有的营养素还有________。
(3)豆浆中钙的含量,非常适合于老年人,长期饮用对预防老年人的___(填“骨质疏松”或“佝偻病”)很有效果,这里的“钙”是指(选填序号)____(A元素B原子C离子D物质);豆浆对贫血病人的调养作用比牛奶要强,是因为___(填化学符号)的含量比牛奶高。
(4)维生素A可以预防眼部疾病,维生素A包括A1和A2两种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C20H30O和C20H28O,维生素A1和A2的_____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5)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物质____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填序号)。
①牛奶 ②果汁 ③蛋清 ④矿泉水 ⑤食盐水
28、已知如图是一部分的元素周期表,图1、图2是某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序数为16的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周期表①②③序号中的哪一位置________。
(3)图2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在周期表与氟元素同一纵列,两者原子结构相似,由此推断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氟元素与周期表中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6)最理想的制氢方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使水分解。该制氢过程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生成的氢气与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30、从2018年起,我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吹响了打好防治空气污染攻坚战的集结号。请冋答下列问题:
(1)到2020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下列情况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工业废弃 ③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粉尘和气体 ④汽车尾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⑥人呼出的气体
(2)为改善空气质量,请你写出一条具体的建议_____。
31、如图是初中常见的实验操作。
(1)图A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
(2)图B实验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原因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3、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或文字填空。
(1)镁离子______ (2)两个硅原子________ (3)碘元素______
(4)5N_________ (5)Cu______ ______ ________
34、(6分)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钙元素___;②2个氯原子___;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④硫酸根离子__。
3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
(2)CO和Fe2O3均属于________。(填具体物质类别)
(3)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点燃b的目的是________。
(5)高温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7、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答两个即可)
(3)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1中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优点是______。(答一个即可)
(5)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8、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2)为了充分消耗广口瓶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
(3)如图所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_______;
(4)通过此实验还可以推断广口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5)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加适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
(6)若实验后,液面上升到刻度“2”处,可能的原因:_______。
39、在烧杯中的盛有10g HCl和B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40、验证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