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长春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出行方便,大力提倡开私家车出行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C.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D.青少年饮用的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原子

  • 2、茶黄素(C29H24O12)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H、O原子个数比为1:2

    C.相对分子质量为:12×29+1×24+16×12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 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有白色固体生成

    B.看到耀眼的白光

    C.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

    D.镁条形状改变

  •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燃烧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

    B.二氧化碳可用于提高大棚绿色蔬菜产量

    C.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使面包松软

  • 6、瘦肉、鱼、蛋等食物可为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 7、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 8、焊接金属时,能做保护气的一组气体的是

    A.氢气、氮气

    B.氢气、氧气

    C.二氧化碳、氧气

    D.氮气、氩气

  • 9、葡萄糖(C6H12O6)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基本糖类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3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属于无机物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以上

    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 1

  • 10、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油的着火点

    B

    泡茶时,茶壶中的滤网将茶水与茶叶分离

    滤网具有吸附作用

    C

    春节用墨汁书写对联字迹长久不变

    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

    D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氧气易溶于水

    A.A

    B.B

    C.C

    D.D

  • 11、在反应M+2N=R+2Q中,3.2g 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Q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N和Q的质量比是

    A.16:11

    B.9:6

    C.16:9

    D.4:9

  • 12、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原子结构模型

    C.单质和化合物关系

    D.微粒与元素的关系模型

  • 1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氧元素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15、钛合金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如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原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22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D.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 1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气验纯

    D.取用氯化钠

  • 17、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炼钢

  • 18、以下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变化与守恒

    B.化学发展与科学家

    ①碳酸分解前后各元素种类及质量都不变

    ②10g水结成10g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①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拉瓦锡

    ②测定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张青莲

    C.化学物质与构成

    D.化学性质与用途

    ①汞——由汞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①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A.A

    B.B

    C.C

    D.D

  • 19、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灭杀过程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

    B.转化图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C.转化②分解生成丙、丁两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

    D.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 20、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78%

    B.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获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 21、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灶炒菜

    天然气燃烧放热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用厨余蔬菜、果皮垃圾自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A.A

    B.B

    C.C

    D.D

  • 22、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1

    D.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

  • 23、人们使用燃料,是利用燃料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柴草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 2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鉴别CuCl2溶液和NaCl溶液

    观察颜色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澄清石灰水

    D

    除去Cu(NO32溶液中少量的AgNO3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B.等质量的镁、铜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盛有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D.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锌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 26、第24届冬奥会中运用的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GaN)材料制成。已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不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C.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代+3

    D.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将下列事例体现的化学原理的序号写在横线上。(选填A.挥发性 B.乳化 C.溶解  D.可燃性   E.稳定性 F.着火点)

    (1)生产冰淇淋时加入某些物质使原料中的油脂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_______

    (2)修车工人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_________

    (3)夏天放在仓库里的化肥碳酸氢铵变少了。______

    (4)生煤炉的过程:引燃废纸或干草再加入小木片或小木块,最后加入蜂窝煤。____________

  • 28、①纯铁是银白色金属②质软③密度为7.86g/cm3④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⑤铁有良好的导电性⑥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⑦在1535℃铁变成铁水。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 2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___盖灭。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___________

  • 30、生活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1)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2)完成(1)中的操作后,可用______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3)完成(2)中的操作后,测定水样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并且担心病菌过多时,可以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4)爱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

    A.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浇地

    B.洗衣机洗衣服时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

    C.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 3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天然气的过度使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现“碳中和”,需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如图是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方框中补全物质D的微粒图示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和B的质量比为_____

  • 32、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根据物质的______(选填“密度”、“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请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 33、某同学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他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

  • 34、用化学符号表示:

    氯元素______

    个钠离子____

    氧化铝______

    人体缺少钴、______元素,易得贫血症。

  • 35、HCO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 2)国酒茅台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__  4 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_____

  • 36、科学探究通常包括________ 这样几个环节.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甲同学观察到实验2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______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乙同学由实验2联想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I、乙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为了验证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乙同学又设计了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甲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______

    Ⅲ、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同学们得出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是______

  • 38、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Y形管按如图所示对分子的性质展开了探究。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一个相同装置,用酒精灯对盛有浓氨水的一侧微微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又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酒精灯时的一条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m的值为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 40、某同学将点燃的钠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炭和一种白色固体。

    1)分析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的原因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根据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有哪些新的认识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