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鄂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状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味气体

  • 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4、大美内蒙古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下列与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兴安盟的水稻加工成大米

    B.乌海的葡萄酿制成酒

    C.乌兰察布四子王旗的风力发电

    D.赤峰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雕琢

  • 5、通常状况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3

  • 6、下列民俗活动或者物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珠溪白酒

    B.大足石刻

    C.万古鲤鱼灯

    D.三驱竹席

  • 7、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木炭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C.硬水和软水—尝味道

    D.氮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 8、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9、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CO、SO2、NO2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 10、“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冰毒”是一种致幻类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26个原子构成

    B.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甲基苯丙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1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分别向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 12、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如图所示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 13、烟花爆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 1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B.氧气常用于家用燃料

    C.金属铅常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氮气常用于制作霓虹灯

  • 15、受强降温天气影响,大连南部海域出现大面积的“沸腾”现象。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经过温暖的海面,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成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这种由水蒸气形成雾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改变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一一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干冰升华吸热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一一用作高能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一用于制作霓虹灯

  • 17、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取用固体粉末

    C.量取液体

    D.闻气体气味

  • 1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氧化钙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D.将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

  • 19、某固体混合物由组成,取该混合物19.2克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0克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无沉淀生成,过滤将滤渣洗涤、低温干燥、称量质量为34.8克。则原混合物中镁与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A.1:3

    B.3:5

    C.2:3

    D.3:8

  • 2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物质的溶解性:

    C.空气中物质含量:

    D.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 21、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 22、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a(OH)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

  • 24、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3

  • 25、北京大学科研团队以炼钢废气为原料,实现了制备油品的新催化过程,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物不用和催化剂接触

    C.反应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D.可处理有毒气体,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 26、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转化③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反应④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6分)认真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回答有关问题:4P + 5O22P2O5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均填中文名称)。

    (2)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  

    (3)该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是

    (4)如果反应结束后生成了62g P2O5,那么,参加反应的P、O2的质量总和应该是 克。

    (5)如果反应前P、O2的质量总和是10g,那么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应该是   10g(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或“不小于”或“不大于”当中的一个词)。

     

  • 28、给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 29、用元素符号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金属元素是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 30、有野外作业人员在酒精炉上用白纸做成的轻便纸锅煮食物(如下图)。

    1)酒精(C2H5OH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____

    3)请从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角度,说明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_____

  • 31、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有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

    (1)O3表示一个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高空中能发生转化:2O3=3O2(紫外线),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32、“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和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3、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物质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增强免疫力,科学家建议多喝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钠、钙、锌、铁维生素等。

    (1)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可以补充上述_____元素。

    (2)由图可知,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其离子的符号为_____

  • 34、2015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中的一项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水过程中的一步操作为右图,其名称是_________,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2)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一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个“保障水安全”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

     

  • 35、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图实验中的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也可以制得氧气。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4KO2+2H2O=4_______+3O2

    ②补全上式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

    (2)水下作业时,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___。“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

    A 1:2 B 1:5 C 1:4 D 21:79

  • 3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以及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从甲图中可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_

    2A~C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图甲中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

    (4)在加热的条件下,用固体碱石灰和污水碳酸钠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 3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里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

    (3)如图所示,把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可看到的现象是试管内________,且液体变为红色,其中液体变为红色的原因是液体中产生了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利用图乙学习工业炼铁知识。

    根据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过程中,要先进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入一氧化碳

    B.点燃酒精喷灯

    (2)图甲实验中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写出图甲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图甲中A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5)已知甲乙装置中氧化铁均已完全反应,则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图甲中得到的铁样品和图乙中得到的铁样品,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 4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高存文、王晶禹,原文有删改)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当煤粉、面粉和铝粉等可燃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短时间内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气压引起爆炸。燃烧时气压和气压上升速率越大,爆炸威力也越大。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粉尘爆炸除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会受到粉尘浓度、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氧气含量和容器形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在密闭容器中爆炸时气压上升速率的测定结果。

    图中显示,发生爆炸时在粉尘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上升速率随氧气浓度减小而降低。

    粉尘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粉尘发生第一次爆炸时,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压力减小,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破坏力更大。

    粉尘爆炸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如:通风除尘、向密闭容器或管道中充入氮气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粉尘爆炸所需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悬浮的粉尘浓度b.氧气c.引起粉尘爆炸的温度

    (2)依据曲线图得出当氧气浓度为21%、粉尘浓度小于a值时,爆炸威力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其原因______

    (3)引发第二次爆炸的粉尘来源是______

    (4)淀粉厂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N2,这种做法可预防粉尘爆炸的原因是______

    (5)除文中列举的预防措施外,请你再举一条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