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2、用酒精湿巾擦拭双手时,能闻到特殊气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逻辑推理是重要的学习行法,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
D.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4、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
C.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
D.钒原子的中子数为23
5、加工面食时常加入膨松剂,其作用是产生气体使面食蓬松柔软。碳酸氢铵(NH4HCO3)和轻质碳酸钙(CaCO3)可做膨松剂。
①面团发酵会产生有机酸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量添加NH4HCO3膨松剂,对人体有害
B.未经发酵的面团蒸做馒头时,可用轻质CaCO3作膨松剂
C.轻质CaCO3作膨松剂,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
D.相同质量的NH4HCO3比轻质CaCO3的蓬松效果更佳
6、防晒霜中二苯酮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下列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
A.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
B.熔点48.1℃:沸点305.9℃
C.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D.密度为
7、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C.①和②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③所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8、农业发展是国泰民安的基石,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某化肥店销售的四种化肥如下,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水通电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浮渣少
10、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校园开展的活动中与保护环境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不燃放烟花爆竹,低碳欢庆佳节
11、我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5% 的医用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能顺利进入细菌体内,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可彻底杀死细菌。下列关于酒精 (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6:1
C.酒精中碳氧质量比为3:4
D.酒精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12、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氦-3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D.氦-3原子核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1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排骨藕汤香气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组成元素不同
C.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分子的构成不同
D.食品加工厂向薯片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新能源:天然气、地热能、风能
B.混合物:18K黄金、赤铁矿、大理石
C.空气污染物:CO2、SO2、PM2.5
D.溶液:可乐、豆浆、啤酒
15、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燃料加注
B.瞄准定位
C.关闭舱门
D.点火发射
16、明矾石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属三方晶系的硫酸盐矿物,我们熟悉的明矾就是由它制取的。除此以外,明矾石还可用来制造钾肥、硫酸,也可用来炼铝。已知明矾石的化学式为,其中x的值是
A.4
B.5
C.6
D.7
17、雾霾是今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下列措施能减少雾霾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C.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D.稀有气体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物质的溶解性: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硫元素质量分数:
20、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食醋
C.花生油
D.加碘盐
21、锂-氮电池(Li-N2)结构如图,是以锂箔作负极,多孔碳布作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与锂形成锂-氮电池,其反应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上能导电的单质都是金属单质
B.锂-氮电池的使用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电池使用说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D.负极锂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符号为Li-
22、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样品1、2,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4.0 | 2.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2.0 | x | 1.9 |
A.表中x的值为20.1
B.该条件下丁为气体
C.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单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A一定是单质
②D是O2
③C→B的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④B→C可通过B与D反应实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乱扔生活垃圾
B.植树造林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露天焚烧秸秆
25、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 g H2、18 g H2O、 32 g O2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氢气与氧气在反应过程中的分子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一个O原子的质量为 g
B.t时刻表示X与Z的质量相等
C.物质Y表示的物质是氢气
D.反应开始时,物质Z的质量为32 g
26、下列对和
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和
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和
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与碳反应可以转化为
D.结构观:和
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27、“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我们洪泽主城区自2016年实现基本覆盖,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_____气体排放。
(2)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
(3)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为(C2H3C1)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
28、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三个氧原子_____ ;
(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5)写出符号“3CO2”中数字的含义:“3”表示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
2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元素________;
(2)3个水分子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___;
(4)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
(5)5个铁离子________;
(6)3个氢原子________。
30、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序号填空: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
③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
④天然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1、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的符号为Br。
(1)图中X=______;该元素与镁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3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端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电解一段时间后,C、D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
33、地球的表面虽然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放在a管口检验a管中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对浑浊的井水进行净化,该同学用此装置净化有异味的浑浊水,净化后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清澈水。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4)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
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
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3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__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__;
(3)2个汞原子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
3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根据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极;
(2)B试管里的气体用 来检验;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
36、t℃时,将一定质量的A、B溶液恒温蒸发水,蒸发水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时,将A 溶液蒸发 20g 水析出A 晶体________________g。
(2)蒸发水前,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或“不能确定”)溶液。
(3)t℃时,溶解度A_______________B(填“>”或“<”或“=”)。
(4)t℃时,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7、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同学们进行的探究实验:
(1)图甲: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再改通O2,观察到a中红磷没有燃烧,b中红磷剧烈燃烧的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图乙:对比实验A和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图丙: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38、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简述实验中a处的反应现象。
(3)通常尾气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3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固体甲,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
40、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装置,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若要减慢反应速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编号)。
A.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 B.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将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D.加热锥形瓶 E.降低反应物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