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雄安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氧离子

    B.3H—3个氢元素

    C.Fe3O4—四氧化三铁

    D.2N2—2个氮分子

  • 2、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污水集中处理

    D.坚持绿色出行

  •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过滤

    C.熄灭酒精灯

    D.滴加稀硫酸

  • 4、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每片含质量为

    B.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C.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D.若成人每天对的最低需要量为,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

  • 5、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 6、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固体质量减少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B.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 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先开灯检查情况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D.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上可将喷灌或滴灌改为大水漫灌

  • 8、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列属于理想的清洁能源的是

    A.煤炭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 9、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热值高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如图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甲烷前,应该先检验其纯度

    B.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

    C.参加反应的物质 A 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

    D.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 C的微观模型图是

  • 10、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吸取液体

    D.添加酒精

  • 12、粗盐提纯实验需经过下列操作,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 1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入大理石

    D.点燃酒精灯

  • 16、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块状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 17、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A.只需要

    B.只需要

    C.

    D.

  • 18、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 19、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20.1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

  • 20、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 21、请听实验室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我炸裂了

    B.酒精:我挥发了

    C.铁丝:我生锈了

    D.蜡烛:我熔化了

  • 22、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升温,汞原子的间隔变大

    D

    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

    B.B

    C.C

    D.D

  • 23、学习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反应,推测的化学式为

    B.模型与推理: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宏观与微观:两者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 24、柿子成熟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鲜果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以酿醋酿酒等。柿子中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和钙、磷等,营养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B.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柿子中富含的“钙、磷”指单质

  • 2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蒸发氯化钠溶液

  • 2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金刚石、水银、干冰

    B.合金:生铁、不锈钢、铝合金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化合物:高锰酸钾、天然气、稀硫酸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④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实验: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如右图),约2秒钟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因此,使用酒精灯是要用   部分加热.

     

     

  • 29、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取少量液体试剂时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写名称)。

    (2)需要垫石棉网(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 (写名称)。

    (3)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4)用①量取10mL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mL。

  • 30、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

    (1)湿法冶金之先驱:西汉刘安在《准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告即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31、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等金属和金属材料,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32、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高铁等得到长足发展,跻身世界前列。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梦又迈出一大步。大飞机使用的材料如图:

    1)机头外壳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填原子”“分子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

    2)机翼和机尾用到了铝合金。铁的强度比铝大,但是制作飞机外壳却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的密度比铁小且耐腐蚀性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

    3)小刚查资料发现航母中也用到金属钛,同时还用到锌、铁、铜三种金属。他想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向稀盐酸中依次加入足量铁片,充分反应后再加铜片,最后加入锌片。该实验能确定锌的活动性最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写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1)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 元素组成的。

    ①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

    ②图1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_______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________ R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要比较RA1的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为________(可选试剂有金属RAl、稀盐酸、稀硫酸、Al (NO3)3溶液、R (NO3) 3溶液)

  • 34、(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三个铝原子

    (2)四个氯离子  

    (3)氧化铁  

    (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5)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 35、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每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l、Fe、CuSO4溶液

    B.Al(NO)3溶液、FeCl2溶液、Cu

    C.Al、FeSO4溶液、Cu

  • 36、现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A、B、C的元素符号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2)画出C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2013 年 6 月 3 日,吉林省德惠市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露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液氨 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

    (2)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

    (3)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______。用B 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

  • 38、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1)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

    2)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

    4)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水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洗不干净衣服。

    (4)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0、取含NaCl和Na2CO3的样品42.4g,溶于266.4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146g,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