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图①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图②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图③为木炭的燃烧
D.图④为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2、用微粒的观点看世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本身的体积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B.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微粒在不断运动着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3、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O2
D.H2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B.原子序数为20
C.中子数为20
D.位于第三周期
5、为了避免电热水器的钢质内胆被腐蚀,通常在内胆内插入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以下哪种金属符合该要求( )
A.Cu
B.Mg
C.Fe
D.Ag
6、如图是和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
的溶解度是
B.中混有少量
时,可选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
C.时,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D.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更明显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5.5mL液体
D.称量固体药品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D.在加压条件下氮气的体积变小是因为氮气分子体积变小
9、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D.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以下关于物质的构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铁由铁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12、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还原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13、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下面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液体
B.滴加试剂
C.验满O2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4、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小苏打制汽水
B.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C.溶洞的形成
D.医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1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 | 3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3 | 4 | 17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X的值为12
C.丙可能是单质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16、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化肥。CO(NH2)2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A.C
B.O
C.N
D.H
17、碳酸氢铵 常用作食品膨松剂,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B.
C.
D.
18、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科学家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C.张青莲提出了分子学说
D.拉瓦锡通过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
19、10℃时,将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图1是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图2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b
B.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D.温度升高至25℃时,图1试管内所得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20、某品牌加碘食用盐标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下列关于该食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食盐为混合物
B.一袋该食盐中含KIO3(7.2~13.2)mg
C.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加入该食盐调味
D.使用后,该食盐应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21、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使气体膨胀
C.CD段气压减小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DE段气压增大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2、人类很早便学会了使用氧化锌作涂料或外用药。氧化锌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2O
B.H2O2
C.H2
D.Zn(OH)2
23、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C.生铁的含碳量低于钢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2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收集气体 |
B | 二氧化碳气体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
C | Cu | CuO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KCl溶液 | MgCl2 |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25、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分别称量A、B、C、D、E五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再分别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E |
反应前质量 | 20g | 100g | 20g | 100g | 20g |
反应后质量 | 52g | 20g | 20g | 72g | m |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物质C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m的值等于96g
26、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D.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2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水分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③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 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 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______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3所示图示描述。
上述变化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你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______(只填一条即可)。
28、按要求填空:
(1)加碘盐能为人体提供碘元素,碘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2)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
”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
(3)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_______.
(4)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若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则X的值为______,其元素符号是_______,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
(5)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______,该粒子符号是______。
29、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1)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以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动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则X的化学式______。
②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2021年4月29日,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在文昌太空港成功发射。天和号核心太空舱的太阳能电池板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材料——柔性砷化镓(GaAs),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有着天壤之别。
①在砷化镓(GaAs)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A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上要成分是SiO2)制得,在高温条件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020年12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长征五号芯一级燃料是液氧和液氢,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
①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列举氢能源的三条优点:______。
30、书写下列化学表达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反应类型:_____;
(2)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反应类型: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
(4)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1、图1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某粒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图1所示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图1所示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2)图2所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2、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 .
3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磷在氧气中燃烧:( )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 )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④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34、(5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BaCl2、NaCl、Na2SO4、(NH4)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B、向实验A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C、向实验A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1)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一定没有 。
(2)实验C中生成的生成气体的名称是 。
3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说明类别。
(1)硫酸____,碳酸____,它们属于____(选填“含氧酸”或“无氧酸”)。
(2)氢氧化铜____,氢氧化铁____,它们属于____(选填“难溶性碱”或“可溶性碱”)。
36、用符合下列要求的概念的序号填空,①催化;②乳化;③氧化;④结晶;⑤过滤;
(1)茶杯中将茶叶与水分离的钢丝网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蛋白质在胃、肠中分解时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清洗厨房油污的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4)葡萄糖在人体内提供能量时发生了______;
(5)盐场内进行海水晒盐的过程是______。
37、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实验2: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发生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固体物质中_______(填标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3)实验3:通入CO2一段时间,左边乒乓球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再往集气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8、下面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_____ 。
(2)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 (填装置序号);文字表达式为 _____ 。
②下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_____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d.试管中装药品,固定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 _____ (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G)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 _____ (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3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电解水时,如果在正极上得到10mL的氧气,则负极得到的氢气应为__mL。电解水时,向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钠固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某些地方用混浊的河塘水作生活用水,可加絮凝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例如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0、(5分)有一黑紫色的固体为KMnO4和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20.0 g,对固体充分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见下图。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g。
(2)样品中含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