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公共场所内禁止吸烟,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铝、空气
B.臭氧、氯酸钾、钢
C.液氧、冰水、澄清石灰水
D.稀有气体、干冰、生石灰
3、下列苍溪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岳东挂面发酵
B.制作苍溪根雕
C.唤马手工剪纸
D.织造歧坪挂毯
4、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A.导电性:银<铜
B.密度:铝>铁
C.熔点:钨锡
D.硬度:铬>铁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
C. 地壳中各元素含量
D. 空气组成模型
7、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
8、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下列有关改进后的装置评价不恰当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环境污染少
B.装置简洁,操作简单,节约药品
C.实验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D.更方便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材料 | B.化学与生活 |
①黄铜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 ②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环境 |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SO2、NO2 的排放会引起酸雨 |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
B | 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C |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木炭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气体 |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14、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15、下列描述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氧气在-218℃时变为固态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16、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17、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成功研制了YF﹣75D、YF﹣77等多种高性能氢氧发动机,助推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液氢和液氧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B.燃料加注时需严禁烟火
C.液氢和液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生活场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燃放鞭炮
C.冰块熔化
D.糯米酿酒
20、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 | 试剂或方法 |
A | CuO(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B | CO(CO2 ) |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CO2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N2 (O2 ) |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
A.A
B.B
C.C
D.D
2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22、下列有关pH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pH表示的是溶液中所含酸或碱的质量分数
B.pH的大小与一定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多少有关
C.pH与酸的化学式有关,与溶液中水的含量无关
D.pH与溶液中所含的H+有关,与OH-无关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化学反应都放热
B.在钢铁表面涂油可以防止生锈
C.水银、干冰、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24、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解释错误的是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釜底抽薪”——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可以用铁制得铜
2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6 | 0 | 2 |
反应中的质量/g | 7 | 8 | a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b | 0 | 22 | c |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丁可能是催化剂
C.a=10
D.b=4
26、“中国天眼”FAST的“眼镜片”是由金刚砂(SiC)制造的。金刚砂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4
D.+4
2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___________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_______温度最高。
28、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我们对氧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硫燃烧时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同时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的浓度有关。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需将铁丝绕在火柴杆上,那么火柴杆的作用是 __________。
(4)铁丝燃烧时,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29、如下图,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
(1)图①对应物质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__(填化学符号)保持;
(2)B与C对应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2021年4月日本宣布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威胁生命安全,立即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如图C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H-3、H-2与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
B.H-3与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C.由2个H-3可以构成1个氢分子,这种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
D.H-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该示意图无法得出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30、配制5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ρ水 =1.0 g/mL)。
(2)称量:如图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______g
(3)量取:选择量程为______(选填“30”“50”或“100”)mL的量筒准确量取水。
(4)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5)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如图所示标签_____。
【反思】
(6)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如图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7)若将上述50 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①量筒 ②漏斗 ③玻璃棒 ④托盘天平 ⑤烧杯
31、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1)100毫升的水与10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____________200毫升;
(2)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四氧化三铁中氧的质量分数。
32、(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氢原子 ____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
③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____________。
(2)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E共有 _______种元素;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A、B、C、D、E五种粒子中,与B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③ 从E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
3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在100g水中完全溶解25g甲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__℃;t2℃时,若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等量的水,则析出固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t1℃时要将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到12%,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g。
34、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3)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5、现有①木炭②红磷③镁带④铁丝⑤硫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2)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_____;(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4)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5)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_____.
36、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沁河水进行了下列四步净化。①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出来;②再过滤液体;③然后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④最后进行蒸馏。其中上述四步净化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填序号)。
3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 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水蒸气。为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 F 装置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则 F 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________,应将含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从 ______管(填“a”或“b”)通入。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填字母序号)。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达反应式:_____。实验室在A装置中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用仪器a的优点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收集,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管口通入(填“b”或“c”),验满的方法是_____(操作·现象·结论)。
(4)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向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用A-E序号填空)。
39、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
②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填“可燃冰”“氢气”或“汽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0、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硫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生产硫酸,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用硫生产硫酸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2S + 3O2 + 2H2O = 2H2SO4.某工厂有含硫0.8%的原煤10000t,如将其中所含的硫全部提取出来,使其转化为疏酸,可以得到H2SO4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