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如图所示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中国古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对相关内容解释不合理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涉及物理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大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B.蒸馏水——化合物
C.硫酸铜——氧化物
D.空气——纯净物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登山时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
D.夏天鱼池内用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降低
6、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O2含量
B.探究燃烧条件
C.探究铁生锈条件
D.探究乳化现象
7、生产生活中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甲烷之前需要验纯
B.发现燃气泄漏,立刻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进入煤矿,点燃火把照明
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
8、氢能源是理想能源,氢能源开发一直是前沿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铝镓混合物,镓:Ga)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关于此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前后,镓的质量不变,则镓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电解氧化铝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比电解水制取氢气更节约能源
D.电解氧化铝的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9、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届零废弃日,本届零废弃日的主题是“从零开始,自在生活”,下列有关废弃物的说法或处理不正确的是
A.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
B.将菜叶、剩饭倒入“厨余”垃圾桶中
C.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D.塑料餐盒、废纸可以直接点燃处理或掩埋
10、以下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 |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 | 打开香水,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A.A
B.B
C.C
D.D
1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12、城市因水而灵动,广州因珠江而秀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可以变成纯净水
13、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C.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D.硬度很大,熔点高
14、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15、2023年环境保护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B.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
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6、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4
B.6
C.8
D.12
1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有抗病毒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银杏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18、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物质中不是以水为溶剂的是
A.食盐水
B.白酒
C.碘酒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加水稀释盐酸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 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 的稀硫酸至过量 | 浓盐酸长时间敞口 露置于空气中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 氧气的质量比 |
A.A
B.B
C.C
D.D
20、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CoCl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粉红色。下列关于钻的预测合理的是
A.C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B.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C.Cu的金属活动性比Co强
D.Co与稀硫酸反应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2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F
B.它的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9
C.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ⅦA族
D.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低化合价为-1价
22、已知金属活动性Zn>Cr>Fe,C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Zn+MgSO4=ZnSO4+Mg
B.Cr+H2SO4=CrSO4+H2↑
C.2Fe+6HCl=2FeCl3+3H2↑
D.Fe+CrCl2=FeCl2+Cr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 倾倒液体
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2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加明矾后振荡,观察现象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CuCl2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2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曾严重威胁世界人民的健康。疫情期间为预防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消毒,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
①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②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③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④过氧乙酸由3种元素组成
A.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我国完成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如下好处:
(1)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2)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是一种清洁能源,泄漏具有危险性
你认为上述宣传不合适的有 (填写序号),原因是 。
28、用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2)硬水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任写一种)______。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9、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_。
(2)钒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0、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若甲为_____ (填化学式),其相应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成分有着广泛的用途。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
(1)a的化学性质________,因此常用做保护气。
(2)下列选项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霓虹灯 B 医疗急救 C 炼钢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
33、化学对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干冰;B 活性炭;C 金刚石;D 食盐,可用作净化生活用水的是______________;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可用作食品保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
34、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5、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2)碳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
(4)3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
(3)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第一次使用前充满氦气,利用氦气的化学性质 ;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6)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该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7)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串味”,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8)生活中燃煤时,将煤球做成蜂窝煤的原因是 .
37、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 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装置 | (实验 1)制备气体 | (实验 2)测定气体含量 |
Ⅰ. 打开 K1,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 A 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 K1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 Ⅰ.A(容积 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 CO2,B 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 A中注入 15mL Ca(OH)2 溶液(足量),充分反应 Ⅱ.打开 K2和 K3 |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 K1关闭,打开 K2、K3,向 B 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 A 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Ⅱ、实验 1 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 置的情况下,使 A 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 B 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 2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 B 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 B 中减少了 160mL 水,则 A 中 CO2 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38、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MnO2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1)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
(2)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
(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反应速率_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 |
实验三 | 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4)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
(5)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9、(1)请从分子角度分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________;
(2)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分别说出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40、(11分)小强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列(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1 | 10 | 5.5 |
2 | 10 | m |
3 | 10 | 1.0 |
4 | 10 | 1.0 |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_克
(2)上表中m的数值=__________
(3)8g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