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信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固体

    C.过滤泥水

    D.熄灭酒精灯

  • 2、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人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用手把刚加热过的烧杯从铁架台上移到陶土网上

  • 3、“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 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 5、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或者水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核潜艇中氧气的来源,相关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

    C.过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不需净化即可得到纯净的氧气

    D.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中氧元素有-1、-2两种化合价

  • 6、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资源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使用节水龙头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 7、为了方便记忆, 人们经常会给一些物质起个“俗名”。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     火碱

    B.Ca(OH)2 氢氧化钙     石灰水

    C.CaO     氧化钙     生石灰

    D.NaCl   氯化钠     食盐

  • 8、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的反应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C.“”的反应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D.“”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 9、硫化氢(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2X+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SO2

    B.H2S发生了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相等

    D.硫化氢分子中含有氢气分子

  • 10、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NO2、SO2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C.混合物:天然气、冰水

    D.合金:钢、铝合金

  • 11、下列有关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CuO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除去CuO中的Cu

    与适量碳粉混合加热

    D

    鉴别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

    A.A

    B.B

    C.C

    D.D

  •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①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②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工业用亚硝酸钠可替代食盐作调味剂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A.A

    B.B

    C.C

    D.D

  • 13、下列关于“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木炭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 14、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手工剪纸

    B.谷物酿酒

    C.冶炼青铜

    D.烧制瓷器

  • 15、运载火箭的动力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该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4:9

  • 16、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 17、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盐酸挥发

    C.塑料老化

    D.钢铁生锈

  • 18、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水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海水淡化;②海水提镁;③海水“晒盐”;④海水“制碱”。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控制PM2.5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D.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

  • 20、某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剩余药品全部放入指定容器

    B.洗净试管并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将试剂瓶放回原位并使标签朝外

  • 21、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正确的是

    选项

           

         

    A

    冬天雪花纷飞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粒子不同

    C

    固体很难被压缩

    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

    D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A.A

    B.B

    C.C

    D.D

  • 2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阴离子

    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

  • 23、从化学视角来看,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覆帘压纸

    B.量体裁衣

    C.酿泉为酒

    D.临溪而渔

  • 24、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防锈一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B.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一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

    C.石油气被液化储存于钢瓶一分子之间的间隙改变

    D.日常生活中用活性炭净水一活性炭可以消毒杀菌

  • 25、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B.所有纯净物都可用化学式来表示其组成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D.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分子的种类或数目

  • 26、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为了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活中加热煮沸能起到杀菌消毒和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工业制氧气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1)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氧气___________氮气(选填“>”、“=”或“<)

    (2)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氮气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氧气___________氮气(选填“>”、“=”或“<)

  • 2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要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 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6)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下图):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 ,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9、小红利用下列主要仪器(其他仪器自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你参与其中:

    1)写出仪器的名称:D_____;(E______;(F_____;(G)_______

    2)上图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下同)_____,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有______

    3)量取150mL水,需要用到上图中的_____,其规格应选择(填“50mL”“ 100mL”“ 200mL”_______,先向其中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再将其放平,然后用(填仪器名称)____滴加液体至刻度,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

    4)称取10.5g食盐固体,需要用到上图中的__________,称量前首先要_______,该操作完成后,再向左右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用__________盘加入10g砝码、将游码拨到_____处,再向_____盘加入食盐固体至平衡。

  • 30、请从“① 氧气  氮气  ③金刚石  石墨  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3)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____

    4)可用作钻头的是_____

  • 31、上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点燃a气体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

    (2)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一个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据图回答大气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_______

    (4)物质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CO2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物质e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

  • 32、(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硫酸根离子______;②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③氯化铵的化学式______;④过氧化氢分子由____构成。⑤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 33、化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          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氨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       

     

  • 34、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A 海水  B 二氧化硫  C 红磷  D 五氧化二磷  E   F 氧气  G 氩气  H 硫(填字母)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2)可用作保护气和电光源的是_________

    3)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

  •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2)以上变化是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4)参加反应的AB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填可溶性难溶性)杂质;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活性炭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______性;

    2)用______鉴别软水和硬水;要将硬水软化,生活中一般采用______法;

    3)根据图2所示电解水的实验,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约为______mL.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实验内容

    回答问题

    1)探究氧气的性质

    ①铁丝表面有铁锈,影响了反应的进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火柴后不能立即伸入瓶内,因为____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②从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

     

    3)测定空气的成分(试管容40mL,白磷过量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

    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若收集的气体无法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A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势是_______

    (3)E是医用输液袋,若用E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__端通入。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物质_____化学变化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__________ __________、硬度、密度等。

  • 40、我们学习的许多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通常它由我们熟悉的熟石灰、硫酸铜和水按质量比11100配制而成。配制方法是将配好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石灰乳中搅拌。现配制16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用以配制波尔多液

    ①需称量硫酸铜  (CuSO4)的质量为_______g

    ②小明经下列四步配制完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量硫酸铜,称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硫酸铜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水

    C.将准确称量的硫酸铜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硫酸铜溶液装入小铁桶中,以备配制波尔多液用

    ③用硫酸铜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小铁桶外,还需要_______

    ④若用20%的硫酸铜溶液加水  (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需20%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  (“10”“50”)。当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液面接近刻度时向量筒中注水的操作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