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的俗名正确的是
A.——菱铁矿
B.——水银
C.——酒精
D.——生铁
2、有关甲醛(分子式为:HCH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C.甲醛分子由碳单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甲醛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4、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与解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可以证明Zn的活动性比Cu强
B.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氧气存在
C.实验中火柴头竖直向上时容易熄灭,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D.实验中将两药品混合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实验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实验应用了定量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明:电器着火,用液态CO2灭火器灭火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隔绝氧气
B.小刚: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D.小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8、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制鸭梨白酒
C.刻石雕
D.棉花纺成纱线
9、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Ni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10、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化肥生产、石油炼制等;汽车尾气安装催化转化器,能够把有毒的汽车尾气转化成无毒的气体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才能发生
【2】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O与N2的质量比为2:1
B.生成CO2与N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CO2的排放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SO2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稀释浓硫酸 | 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B |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 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 |
C | 探究水的组成 |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
D | 粗盐提纯 | 溶解、过滤、蒸发 |
A.A
B.B
C.C
D.D
13、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B.氮气和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B | CO2 | HCl |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
C | Ag | Cu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A
B.B
C.C
D.D
1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时的气压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向一定质量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
16、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闭水龙头
B.为节约经济成本,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到河的下游
C.组织志愿者进行爱水护河环保活动,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D.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1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
D.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18、硫酸(H2SO4)是亚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7价
B.+6价
C.+4价
D.-2价
1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O 2个氧元素
B.H2 2个氢原子
C.Ca+2 钙离子
D.2Cl2 2个氯分子
20、晋南花馍历史悠久,蒸花馍时常用碱面(Na2CO3)去除发酵后面团中的酸味,碱面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0
C.+2
D.+4
21、《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属于氧化物
B.田七氨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5:8:2:5
D.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
D.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C.充分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24、碳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C.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
D.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5、小明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B、C、D是将试管和烧杯中的试剂混合),其中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26、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静置一会儿后,用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一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有:______。(任写一种)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_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此实验能够证明水的组成的原因是______。
(3)如图三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将F装置做了如图四所示改进,结果学生发现______ (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于是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火灾现场应该呈______(填“站立”或“匍匐”)姿势逃生。
28、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1)汞_____;
(2)氖气_____;
(3)镁_____;
(4)氯化钾_____;
(5)氮气_____;
(6)五氧化二磷_____;
(7)一氧化碳_____;
(8)水_____。
29、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填一种)。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30、现有①水银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石灰水 ⑥氯酸钾 ⑦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残留的固体 ⑧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 ⑨铁矿石 ⑩干净的牛奶。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
31、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灰”遇水成浆Ca(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近年我国发生令全球瞩目的很多大事,嫦娥五号探月成功、三星堆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冬奥会等。
(1)“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
(2)2021 年 2 月,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品。月壤中含有大量的3He,3He 原子内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则3He 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3)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面具锈迹斑斑,而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4)2022 年 2 月北京冬奥会大量使用造雪设备。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雾变为雪的原因是______发生了改变。
(5)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氢气燃料能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3、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含量角度: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____(填选项字母).
a.1% b.19% c.25% d.78%
34、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分析下列成语中蕴含的化学原理。
(1)煽风点火_____。
(2)釜底抽薪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
36、我国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图二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
(2)铷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二粒子中的______(填序号)相似;铷元素与图二中的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装置二中,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0mL | 10 mL | 5 mL | ____ |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时,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8、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
(3)C中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
(4)D处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
(5)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B处先停止加热
B 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完成本实验所用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大于实验中与氧化铁反应的一氧化碳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以防止高温下的铁被重新氧化
(6)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
39、(4分)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
(3)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
(4)湿衣服在阳光下晒更容易干
40、小刚为了研究地窖中气体的成分,收集了甲、乙两瓶气体。他先将放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聚焦阳光,使白磷燃烧,瓶里充满白烟。再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再往乙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马上变浑浊。请回答:
(1)该实验说明地窖中的气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该气体与空气的成分做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