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西宁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等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3、食物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馊了,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

    D.氧离子

  • 4、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D.葡萄糖酸锌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

  •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瓶内压强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 7、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白色的牛奶

    B.红色的氧化汞

    C.淡蓝色的液氧

    D.淡黄色的硫

  •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质量的变化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9、万州烤鱼全国闻名,下列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鱼称重

    B.剥去鱼鳞

    C.碳烤鱼肉

    D.装盘上桌

  •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会使质量分数偏小

  • 11、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 12、开封古城区河湖水系水生态修复工程,是我市建设“北方水城”的重点项目。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B.用肥皂水检验河湖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D.活性炭能吸附河湖水中所有杂质

  • 13、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A.CO

    B.SO2

    C.CO2

    D.PM2.5

  • 1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 15、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涉及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铁离子:Fe2+

    B.两个钾原子:K2

    C.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物质是Al2O3

  • 1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CO2含量

    B.区分硬水和软水

    C.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 CO2与水的反应

  • 17、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 18、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氧气

  • 1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活动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用清水淘米

    B.剪窗花

    C.用葡萄酿酒

    D.折叠衣服

  • 20、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可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Mg~25、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Mg、K、Zn、F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 21、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说明白烟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 而焰心温度最高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A.A

    B.B

    C.C

    D.D

  • 22、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2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铁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 24、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A.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氢气

    B.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 25、液氧变成氧气过程中,正确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大

    B.氧分子质量变大

    C.氧分子数目变多

    D.氧分子间隙变大

  • 26、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下列劳动实践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整理衣物

    B.生火做饭

    C.打扫房间

    D.择菜洗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 28、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林同学秋游带回一瓶山泉水,取样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_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2)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4)水能灭火。但有时水也可以“生火”,比如将过氧化钠(Na2O2)用脱脂棉包裹,再向上面滴加水,脱脂棉一会儿就会发火燃烧起来。过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如下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X↑。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包裹过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滴加水后,引起脱脂棉能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

    (5)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容易形成一层白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是_______

  • 2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氧气、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不同。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不同。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名称是______

  • 30、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而做好实验的前提是规范操作。写出以下操作中的必须

    1)制取气体时,在装入药品前,必须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加热,试管外壁必须__________

    4)熄灭酒精灯时,必须________

  • 31、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将25g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乙中混有少量甲,为得到较纯净的晶体乙,可采用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3)小明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下图示的实验。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实验结束后,分别取出等质量的③和⑥中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两份溶液中溶剂的质量③<⑥

    B.将两份溶液蒸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相等

    C.若将两份溶液降温至10℃,得到的均是饱和溶液

    D.若将两份溶液升温至5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变大

  • 32、.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一氧化二氮(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

    ①一氧化二氮属于_____(纯净物混合物”)。

    ②下列信息中,描述了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

    B.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C.熔点-90.8℃,沸点-88.5

    (2)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在研制、生产和植入过程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医生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法

    B.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线路设计

    C.心脏起搏器内部元件的组成材料

    D.心脏起搏器工作时的化学反应原理

    .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几种,例如:铜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__构成的。(填具体粒子名称)

    (2)天然气可作为家用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 3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的方法是______

    (2)生产、生活中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点)。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M点表示的含义______

    ③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

    ④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⑤将丙溶液由H点转化到P点的方法是______。(填两种方法)

  • 34、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 (填 “元素”或“原子”)。

    2)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_____

    4)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一般含有 3%~5%的醋酸(化学式CH3COOH)。醋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0.1mol 醋酸中约含有_____个分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加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2电解水可制取氢气,电极X为电源的_____ (填“正”或“负”) 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_____ (写出一点)。

    .3中试管AB是对比实验,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6)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II.物质丁中元素的存在形态为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 3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人   除去水中的异昧;

    (2)家庭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 3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最早提出现代元素周期律的俄国化学家是________

    (2)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现在20℃下用蔗糖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该蔗糖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若要让试管中的蔗糖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办法不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试管内加入适量水   ②烧杯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③烧杯内加入适量生石灰 ④烧杯内加入适量硝酸铵固体

  • 3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看到_____________表明氧气已收集满,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b”)通入。

    3)装置C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我市今年入冬以来的雾霾尤为凶猛,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成分,其中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1、+2、+4,试写出其中两种氮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其中多氯联苯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有机化合物,其中之一是“4-氯联苯”(化学式C12H9Cl),在该物质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含铅汽油的燃烧,危害更大,其中含铅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4Pb+13O28CO2+10X+Pb,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此反应属于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置换”之一)。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减少雾霾,从我做起,请写出你能在平时生活中为减少雾霾做贡献的具体事例_______(写一条即可)。

  • 4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将 45g 甲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要使 t1℃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4)将 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