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童话故事、作者和主要人物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的女儿》 安徒生 小人鱼
B.《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 巨人
C.《宝葫芦的秘密》 巴金 王葆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juàn,疲倦。)
B.盛数十萤火以照书(chéng,把东西放入。)
C.逢老媪方磨铁杵(fāng,刚才。)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huán,回去。)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元自从去年校运会拿了长跑冠军之后,就沾沾自喜,不再锻炼,结果今年连决赛都没有进入,这可真是“ ”。
A.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B.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D.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4、《母鸡》和《猫》都是老舍先生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多选)
A.在写动物的特点时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猫》在情感上自始至终都是喜爱之情;《母鸡》则是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前后对比鲜明。
C.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5、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荷花 B.负荷 C.重荷 D.荷枪实弹
6、选词填空。(14分)
健美 优美 俊美
(1)这里的景色非常( )。
(2)她的长相十分( )。
(3)经过锻炼,他的身体十分( )。
结果 效果 后果 成果
(4)比赛( ),中国队赢了日本队,获得了冠军。
(5)这幅画是我们小队共同努力的( )。
(6)她如果不抓紧时间住院治疗。( )不堪设想。
(7)我们每天预习将要学习的功课,( )很好。
7、下列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B.哪一朵花/没有香
C.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D.披了/一身/雪花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①_____洁_____清 ②_____ _____辄止 ③处变_____ _____
④与_____ _____进 ⑤含_____茹_____ ⑥_____呼雀_____
⑦唯才_____ _____ ⑧_____瀑_____泉 ⑨_____ _____横溢
⑩料_____如_____
9、阅读检测台
繁 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 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
繁 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
10、课外阅读。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它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无数的游客。
香山的自然风光神奇。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面貌各不相同。这里山势高,林木密,因此春天要比别的地方来得迟,去得晚,是人们春游的理想处所。夏季,这里山多树多,异常清凉,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香山的秋枫是最具有特色的,也是最迷人的。每当秋霜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枝展叶,美如锦,红似火,色如霞,凭高远望,山峦重叠,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时,特来观景的人们,久立山顶,极目四望,流连忘返!
整个香山公园,最出名的景点要数“鬼见愁”了。“鬼见愁”即香炉峰,是香山的主峰。它山势险峻,攀登不易,连鬼神都望而生畏呢!四方游客到此,都想登一登,爬一爬。当人们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地登上顶峰,放眼四望,永定河、卢沟桥、石景山、颐和园、玉泉山,尽收眼底。每当这时,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________)
(2)形容十分疲劳。(________)
(3)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________)
(4)全部看在眼里。(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描写香山的自然风光,作者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季的景色。
【3】“每当秋霜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枝展叶,美如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修辞方法。
【4】香炉峰又叫“鬼见愁”,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第1和2、3自然段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6】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的美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1】本段话的第一句是一个_____句,在全段中起着______的作用。
【2】说说你对“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两个数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展品激起了你的好奇心,你找了与琥珀相关的文章学习。
包裹海洋生物的琥珀
佚名
①科学家发现了一枚包裹了一只史前海洋动物“菊石”的罕见琥珀。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在琥珀中发现这种已灭绝的“乌贼近亲”,为人类更好地了解琥珀形成以及过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证据。
②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曾在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这枚形成于白垩(è)纪中期的缅甸琥珀重约6克,长33毫米、宽9.5毫米、高29毫米,包裹了至少40个动物个体。除菊石外,其中还存在多种海洋腹足动物、潮间带等足类动物,以及螨虫、蜘蛛、蟑螂等陆生动物。
③琥珀是植物树脂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常含有保存很好的陆生生物,但很少保存水生生物,海洋生物尤其罕见。那么,海洋中的菊石是如何遇上树脂的?
④研究显示,琥珀中菊石的软体已丢失,且壳体有破损,内部充填有细砂粒,这表明菊石在被包裹前已经死亡。科研人员由此推测,这枚琥珀可能来自一片靠近海岸的森林。也许1亿年前,海边的风浪如同一个搬运工,将菊石带到内陆树林处的淡水池塘边。树木分泌的树脂在下滴的过程中,一些蠓类、蜂类等飞舞的小昆虫经不住树脂的“香味诱惑”而靠上来,首先被包裹进树脂;树脂沿树干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树栖的甲虫、蜘蛛等也被包裹进来;当它滴到地上后,将路过的蟑螂、千足虫等以及被海浪卷来的菊石、螺类等的空壳,也包裹进来。这些来自海陆空的动物相聚于树脂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便成了这枚琥珀。
⑤虽然琥珀年龄尚存争议,但菊石的存在表明,这枚琥珀可能已经存在大约1亿年。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文章主要介绍了(多选)( )
A.琥珀的样子
B.菊石的演化
C.琥珀形成的条件
D.由琥珀展开的推测
(2)(说明文语言)你认为文章第④段的加点词“推测”_______(A.可以 B.不可以)换成“猜测”(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聪聪读完文章后,提出疑惑:“琥珀除了具有研究价值,还有什么价值呢?”请你选择合适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解决问题的方式: ※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查找资料 ※请教他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请你仿照文章第2段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文具盒、教学楼、矿泉水这三种事物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介绍,120字左右。
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两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4】这篇文章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迹,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的精神。
14、课外延伸阅读。
冰项链(节选)
①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多芒的亮光。
②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那颗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
③他将吹好洞的冰凌放在另一只小盘子里。冰凌落进盘中时,叮当有声。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觉得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④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细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这时,他用一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起: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1】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这篇文章中,你能够感受到青铜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按“冰项链”的制作过程把情节图补充完整。
采冰凌→( )→( )→( )
【3】请你想象一下,当妹妹看见青铜送给她的冰项链,会有怎样的心情和表现?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完成句子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真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句子采用_____的表达方式,虽然表面在贬低,仔细琢磨后发现这是在褒奖。请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那么的迷人!你一定游览过许多地方吧,选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风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