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危险,因此我们要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知识,下列关于用电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若此三孔插座接空调的话,上面那个孔可有可无
B.乙图:两种情况都会触电
C.丙图:为安全起见,与灯泡相连的开关要接到零线上
D.丁图:这样使用测电笔相当于把人体接入电路是非常危险的
2、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闭合开关,则( )
A.两灯泡是串联的
B.电流表测量的是灯泡
的电流
C.电流的示数是电流表
示数的两倍
D.若灯泡的灯丝烧断,则灯泡
的亮度变暗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示数,接着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4、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氢是有( )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热值
D.较低的沸点
5、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一档《原来如此》的科教栏目,有一期节目中介绍了打火机在汽车的高温环境中会引起火灾。当夏天中午阳光酷热车内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左右时,打火机内的液态丁烷气体,直到爆裂,丁烷气体泄露。如果此时车内有火星,就会引起丁烷燃烧,以至于将汽车点燃!对于以上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火机内的丁烷气体升温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内能
B.打火机爆裂的过程中,是丁烷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打火石摩擦产生火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烷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6、在如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4V
B.L2两端电压为2.6V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
7、联合国大会在投票讨论通过一些重大决议时,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而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个权利。若开关S1相当于常任理事国,开关S2、S3相当于其他国家,则下列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8、将灯L1接在电压为U=3V的电路中,功率为6W。若保持电压U不变,再在电路中连入灯L2,其灯泡上标示的数字如图所示,使电路的总功率为9W。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9、已知电源电压是 6V,小灯泡上标有“4.5V 0.3A”字样,为了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我们需要
A.串联一个10Ω 的保护电阻
B.串联一个5Ω 的保护电阻
C.并联一个10Ω 的保护电阻
D.并联一个5Ω 的保护电阻
10、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
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
C.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
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关于该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R1与R2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同
B.此实验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与电阻R大小是否有关
C.通电后,左侧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将会比右侧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小
D.此实验是通过透明容器中空气的受热膨胀的程度来反映电阻R产生热量的多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里公司的数据运行服务器浸泡在装有冷却液的容器中,冷却液直接吸收服务器通电工作产生的热量,之后再送回服务器所在容器。此冷却液的比热容应该很小
B.科技如何发展,内燃机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
C.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0℃的冰没有内能
1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按右图连接好电路后,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更换电流表再测几次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数值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5、分析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B.开关S2控制整个电路
C.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
16、分析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时,如果电路很复杂,我们可对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以下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我们可以把电压表看成是断路的
B.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我们可以把电流表看成是断路的
C.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大,我们可以把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
D.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小,我们可以忽略电压表的电阻
17、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硝化棉的内能,使硝化棉燃烧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管口出现白雾是汽化现象
D.图丁:汽油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8、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低
19、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也不一定升高
20、医用防护口罩能把携带病毒的“飞沫”吸附在口罩上,以免被人吸入口鼻。这种吸附作用利用的是( )
A.口罩表层密不透风
B.分子间的吸引力
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21、如图所示甲和乙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如果另将一个等大的电阻(在密闭容器的外部)和乙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密闭容器中空气的温度变化的快慢一样
B.甲容器空气膨胀快
C.乙容器内产生的热量多
D.乙容器相连的U形管液面高度上升快
22、高铁车顶上的受电弓与高压线合称“弓网系统”,用来为高铁动力提供电能。你认为受电弓与高压线接触面上的材料选用哪种较为合适( )
A.橡胶
B.塑料
C.陶瓷
D.石墨
23、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仪器就能判断一些问题,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经验之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颜色越发黑,柴油的热值越高
D.定时保养及时更换润滑油,能提高柴油机的效率
24、下列物理量没有采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的是( )
A.速度
B.热值
C.电功
D.比热容
25、电路元件甲和乙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_____Ω。若将甲,乙并联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A。
26、如图 所示是某同学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的情景,头发竖起并分开, 其原因是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27、如图所示是某电烤箱内部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
(1)使用高温档时,开关打在 (填1或2或0),请说明理由.
(2)若在电路中加一个“限高温开关”,当电烤箱超过一定温度时能自动断开电路.该开关最好安装在A、B、C中的 点处,说明你选择的依据.
28、在某大桥建设工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拉力为4000N作用下,重为9×103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了5m,重物上升速度是___________m/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为___________;这个过程额外功为___________J。
29、人类利用法拉第发现的_____现象发明了发电机,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电动机的实质是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30、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31、电瓶车的车速变化,收录机及电视机声音的强弱,计算机显示屏的亮度及对比度的调节,都是靠_____(选填“变阻器”、“电磁继电器”)来完成的。当电动机的线圈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发生改变,以保证线圈能够继续转动下去,而实现电流方向改变的仪器叫_____。
32、如图是汽车油量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的油量表是用__________表改装的,当油箱中的油面下降时油量表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3、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内曲轴转动________转,完成______个冲程,做功______次。
34、手电筒中小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通过导体流回电源。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______来改变电阻。
35、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质量 m/kg | 初温 t0/℃ | 末温 t/℃ | 加热时间 t/min | 吸收热量 Q/J |
1 | 0.1 | 20 | 30 | 2 | 4.2×103 |
2 | 0.2 | 20 | 30 | 4 | ______ |
3 | 0.3 | 20 | 30 | 6 | ______ |
4 | 0.3 | 20 | 40 | 12 | ______ |
5 | 0.3 | 20 | 50 | 18 | ______ |
(1)将表格中的空格实验数据填写完整;
(2)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______;
(3)第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与______。
36、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mi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温度 /℃ | 色拉油 | 20.0 | 20.3 | 20.7 | 21.5 | 23.0 | 25.0 | 27.0 | 29.0 | 31.0 |
水 | 20.0 | 20.2 | 20.5 | 21.0 | 22.0 | 32.0 | 24.0 | 25.0 | 26.0 |
(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_____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_____。
(2)如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_____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
分析图象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37、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铭牌上标有“2.5V 0.5W”字样。
(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大
(2)某次实验时,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该将甲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滑动;
(3)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________W;
(4)若测得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比铭牌上的额定功率略小,小明认为是灯丝的电阻比标准灯丝的电阻________(填“大”或“小”)导致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灯丝比标准灯丝细 B.灯丝比标准灯丝短
38、同学们想要探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两电表指针的位置不变。电路中有一处故障,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电流表短路
②电压表短路
③导线a断路
④导线b断路
(3)排除电路故障后,小明后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适当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2V,将电流表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使滑片P不变,断开开关,现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的电阻,应向______(选填“左”或者“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然后将电流表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再继续换接20Ω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中的另外一组数据。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4 | 0.2 | 0.1 |
39、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分别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你认为: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液体能够均匀受热,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将所测的实验数据记录到如下的实验表格中:
实验序号 | 液体名称 | 液体质量m/g | 初温t0/℃ | 末温t/℃ | 升温△t/℃ | 加热时间t/min |
1 | 水 | 100 | 20 | 41 | 21 | 5 |
2 | 水 | 200 | 20 | 31 | 11 | 5 |
3 | 煤油 | 100 | 20 | 59 | 39 | 5 |
4 | 煤油 | 200 | 20 | 40 | 20 | 5 |
他根据上表中某两组数据绘制的对比图,如图所示。请判断A液体是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
(5)小明测出电加热器两端电压、通过电加热器的电流以及通电时间,依据电功的公式W=_____计算出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即电加热器的散热Q,并用Q与本实验所测的某组数据计算出了该液体的比热容。请你判断小明用此方法计算出的液体的比热容会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明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物质放热能力的实验。他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____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J/(kg·℃).
40、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重物A、B、C的底面积相同,质量关系为:mA=mB<mC。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和三个从不同高度处释放时的重物位置如图甲所示,木桩被打击后陷入沙中的情形如图乙所示,重物B、C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
(1)让重物自由下落打击在木桩上,通过观察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判断______(选填“重物”“木桩”)的重力势能大小;
(2)比较______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高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一定时,物体的高度越______,重力势能越大;
(3)结合(2)中的实验结论,通过比较B和C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我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其质量有关的结论;
(4)如图丙,小明又用海绵代替沙子,并用重物A、B、C分别竖直下落到海绵上,静止后会发现A和B陷入海绵的深度______(相同/不同),B和C陷入海绵的深度______(相同/不同)。
4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4)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42、在做“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使用的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标有“4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开关和导线。
(1)小明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________W;
(2)小红把电路中的电流表拿掉,用一个定值电阻R0接在原电路中电流表所在位置,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将电压表的 ___________(选填“a”或“b”)点接线改接到c点,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通过计算求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红所用的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得超过 ___________Ω;
(3)实验结束后,保持其他器材不动,只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准备好的定值电阻有5Ω、10Ω,15Ω、20Ω,要完成这四次探究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43、小月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她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此时闭合开关,容易损坏______表。请你在甲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
(2)连接正确后,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及电压表指针均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发光,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
(3)再次移动滑片,读取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示数I的值,在坐标纸上描点做出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______Ω;
(4)实验时,小月认为应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她的想法是否正确 ______,为什么 ______;
(5)完成实验后,小月又参与另一个小组的实验,合作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出了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3A,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 ______(选填“上”或“下”)端,只闭合开关S和S1,电流表示数为0.25A;
②三个开关都断开,将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下端,只闭合开关S和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A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③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断开S2,闭合S和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④小灯泡额定功率P=______W。
44、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将蜡烛放在P(标尺50cm)处;
B.在位于M点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
C.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Q(60cm)处,同时将光屏从M处移至另一位置N时,在光屏上又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则:
(1)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___________的;(选填字母符号)
A.两次都是正立 B.一次正立,一次倒立 C.两次都是倒立
(2)光屏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3)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的;
(4)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自P点向左移到光具座标尺45cm刻度处,此时蜡烛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将光屏移到某一恰当位置时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要想通过透镜观察到蜡烛此时所成的像,应该_______(选填“从左向右看”或“从右向左看”)。
45、如图所示,电阻R1=15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1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若电源电压不变,求:
(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R2的阻值是多少?
46、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对水加热的简易装置。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其面积可达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
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
(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请计算: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多少焦耳的热量
?
47、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U=8V,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10Ω,R2=20Ω和R3=30Ω,求:
(1)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48、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_______.(导线不能有交叉)
49、根据电路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50、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插口均相当于一个开关,人坐在座椅上时,座椅开关闭合,指示灯亮;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这时插口开关闭合),指示灯又熄灭,请将方框中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完整的电路图_______,R0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