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室里摆满了听课的学生。
B.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C.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hé) 负荷(hè) 石钟乳 (rǔ)
B.镶边(xiāng) 一刹那(shà) 时而窄(zhǎi)
C.蜿蜒(yán) 漆黑(xī) 系着绳子(jì)
D.石笋(sǔn) 一簇(cù) 走了一转(zhuǎn)
3、(词义辨析)下列词语中,可以形容品质相似的一类人的一组是( )
A.领头羊——替罪羊 B.老黄牛——小蜜蜂
C.纸老虎——笑面虎 D.铁公鸡——哈巴狗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农村田园景色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屋檐 扫荡 淹没 从容不迫 B.蝙蝠 蹲着 疏菜 变化多瑞
C.繁星 呼唤 实践 枝折花落 D.跌倒 譬如 脾气 一丝不苟
6、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1】盼望( )
A.看望 B.渴望 C.探望 D.期望
【2】商量( )
A.研究 B.商讨 C.讨论 D.争论
【3】救援( )
A.求救 B.救助 C.救护 D.支援
【4】耻辱( )
A.侮辱 B.屈辱 C.可耻 D.羞愧
7、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 )
最近几个月,杭州某小学四年级(3)班每天中午都在进行一项“神鹰讲坛”小小新闻播报员活动,通过这个窗口,老师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关心什么。语文老师说:“听孩子们讲新闻是我的一种享受。”说起的这个活动的缘起,班主任姜雯说,她发现,孩子们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上了解到了许多新闻,课间常常聚在一起互相谈论,于是干脆决定让他们在大家面前讲一讲。于是,“神鹰讲坛”小小新闻播报员活动应运而生。每天午间的新闻播报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而坐在台下听孩子们讲新闻,也成了她工作中的一种享受。
A.听孩子们讲新闻是语文老师的一种享受。
B.孩子们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上了解到了许多新闻,课间常常聚在一起互相谈论。
C.每天午间的新闻播报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
D.杭州某小学四年级(3)班每天中午都在进行一项“神鹰讲坛”小小新闻播报员活动。
8、基础巩固
卜算子·咏梅
作者: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 ( dìng zhàn)透;
抖(dǒu dòu)去水珠的风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给诗歌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这个片段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分别在天晴了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五彩的智慧书页”指的是_____________ 。
【4】在天晴的时候,还有哪些景物?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学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项链
负责文艺宣传队的刘老师说:“要是葵花脖子上有条银项链,那就更好看了。”哥哥青铜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银项链,当然无可奈何。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
天上有鸽哨声,青铜抬头去看天空时,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莹的冰凌。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他扛了一张桌子,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家里人见他忙忙碌碌的,有点儿奇怪,但也不去追问。他们早已习惯了他的奇思怪想。
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亮光。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口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停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他将吹好的冰凌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冰凌落进盘中时,叮当有声。
青铜坐在草垛下,很有耐心地做着他的事。那些被他从大盘子中挑选出来的冰凌,大小、形状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正是不完全一样,它们堆放在一起时,才更见光芒闪烁。那光芒带了一点儿寒意,但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那些“钻石”随着太阳的西移,也在改变着光的强度与颜色。到夕阳西下时,它们的光竟是淡淡的橙色。
青铜觉得他的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细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这时,他用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挺;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演出正式开始,葵花上场了。
……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贵的亮光,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
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台上台下,像一片寂静的森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是怎么做成冰项链的?用小标题来概括。
采冰凌→________→挑冰凌→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奇思怪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青铜的“奇思怪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只有”一词反复出现,其实充分解释了上文提到的____________的原因。
【5】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比喻句。
【6】文中两次提到冰凌所散射出来的亮光很“华贵”,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要在题目前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结合内容,猜一猜选文选自《宝葫芦的秘密》中哪个章节。
【2】关于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中的人物得到宝葫芦的过程都很神奇
B.奶奶讲的故事充满奇幻的色彩,并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
C.故事中的李四到龙宫旅游,得到了宝葫芦,想要大花狗,就有大花狗
D.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凭借自己非凡的能力、真善美的品质,过上了好日子
【3】结合画“________”的句子,可以体会到王葆对宝葫芦的情感态度是( )
A.得意 B.烦恼 C.羡慕、渴望 D.焦虑不安
【4】联系目录,预测王葆得到宝葫芦后会有什么举动或变化,并写出依据。
预测的举动(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超能力军团
①“稍息,立正,齐步走!”迎面走来的是一个英姿飒(sà)爽的军团,它们雄赳赳、气昂昂……等一下,原来这是一个由动物们组成的超能力军团,它们也有海军、陆军、空军,还有生化机枪手和雷达站!
空中先遣队——蜂鸟
②先遣队很有可能由蜂鸟团担任。蜂鸟们虽然体型娇小,可是飞行速度快得惊人!在动物界,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也是名列前茅,心脏每分钟可以跳动1260 次,翅膀每秒可以拍打70次——不可思议!
③蜂鸟可以不吃不睡连续飞行800千米,可以在空中盘旋、暂停。在人类设计的飞行器中,只有直升机能和它相媲(pì)美,但直升机个头笨重,而且需要燃油,蜂鸟则不然,只要有花朵,有花蜜,它们就所向披靡(mǐ)。
陆路特种队——壁虎
④壁虎?你是不是心里暗暗不屑:这么不起眼的小家伙也能称得上特种兵?可别小看它们。壁虎昼伏夜出,尤其擅长爬墙术.能在任何机械表面上快速爬行,即使是在光滑的墙壁上也绝不会掉下来。
⑤秘密在哪里呢?就在它的脚上!在壁虎的足垫上,每平方毫米竟然长着14000根微小毛发——“刚毛”。每根刚毛上还大约有50个微小的“刮铲”。这些“刮铲”是刚毛末端的分支,使得壁虎的抓握能力极为强大。一只成年壁虎如果一次性地使用所有抓握能力,能抓起约132千克的重物,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重量。你的体重对于壁虎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海底别动队——章鱼
⑥海洋中生活着一种神秘杀手,章鱼就是最凶恶的代表。以前,我们以为章鱼会的不过是喷射“墨汁”之类的本事,事实上.它们的本领多着呢!章鱼能随着水流四处移动,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身上的颜色。最重要的是,它们还有“软骨功”。遇到危险时,章鱼会发挥超能力,从硬币那么薄的缝隙中挤过去。
⑦章鱼的本领还不止这些,有些章鱼还会用“双足”走路,假装自己是一株海藻
生化机枪手——屁弹甲虫
⑧海陆空三军集结完毕,让我们再刺探一下动物们的先进武器。动物们拥有成力巨大的“化学武器”,其中最厉害的要数“屁弹甲虫”。
⑨屁弹甲虫学名叫椿象,对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它能从腹部一连串地“砰砰”喷出一种有毒的雾状物质,可以上下左右喷射,而且每轮最多能喷射70次,简直是在发射一枚枚小型“凝固汽油弹”(汽油弹还是自带的哟)。人一旦被袭击,不仅会疼痛难忍,还可能引发各种皮肤炎症。
⑩超能力军团除了这些奇才,还有自己的雷达站。站里的技术员有鸭嘴兽,针鼹鼠等,它们拥有定位功能,只要你一动,哪怕仅仅是肌内微微动了一下,它们都能知道你在哪里。超能力军团的成员们都很爱好和平,可是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护自然,保护它们,也许有一天,超能力军团就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和动物们好好相处吧!
【1】蜂鸟超越直升机的最大优势是( )
A.蜂鸟可以在空中盘旋。
B.蜂鸟可以在空中暂停。
C.蜂鸟飞得高飞得快。
D.蜂鸟身体轻盈,自然界的花朵、花蜜随时可以提供补给。
【2】“你是不足心里咯晴不屑:这么不起眼的小家伙也能称得上特种兵?”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你相信壁虎能称得上特种兵。
B.作者认为:你怀疑壁虎能称你上特种兵。
C.作者认为:你肯定壁虎能称得上特种兵。
D.作者认为:你欣赏璧虎能称得上特种兵。
【3】读一读短文第⑤自然段,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加点的部分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表明____________。请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再写一个事物: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第⑥⑦自然段,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章末尾写宣:“超能力军团的成员们都很爱好和平,可是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护自然、保护它们,也许有一天,超能力军团就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和动物们好好相处吧!”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超能力军团爱好和平。
B.超能力军团向人类发起进攻。
C.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D.人类要消灭超能力军团。
13、小练笔。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最近你看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你不懂的问题?后来解决了吗?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一个阅读记录卡吧。
我读了(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我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个问题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已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就可能成一个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苹果、西红柿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五单元:植物王国里的奥秘
要求:植物王国里有无穷无尽的奥秘。请选择一两种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然后把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