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组成一首小诗《月亮》,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②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③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④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鹅》一课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鹅的特点。
B.《猫》一课中,作者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C.《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了伏笔。
D.《“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品质。
3、关于“怎么和朋友相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见不一致时,学会与朋友沟通
B.朋友间互相尊重
C.朋友写不完作业时,替朋友写作业
D.原谅朋友犯的错
4、“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讽刺、否定 D.表示特定称谓
5、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麦花/雪白/菜花/稀
C.惟有/蜻蜓/蛱蝶飞
D.白发/谁家/翁媪
6、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多通(通晓)
B.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是)
C.最喜小儿亡赖(不务正业)
D.树头新绿未成阴(阴天)
7、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 )答应了,你( )应该办到。
2.诸葛亮( )精通兵法,( )熟知天文地理。
3.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因为( ),“我”家失去了( ),父亲望着( ),就在山坡上选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重新开一个菜园。一场暴雨冲走了菜地里的( ),父亲没有( ),他砌了( ),挑了( ),精心伺候,终于开出了新菜园。
9、日积月累。
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吟咏_________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__________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____________的人。
10、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句中“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会阅读。
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fēn fù( )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ráo shù( )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普罗米修斯》)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宙斯知道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走火种十分愤怒,可以从______________这个词看出来;宙斯十分愤怒后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看出他是一个残暴、自私自利的人。
【3】“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画上“——”
【4】普罗米修斯不归还火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欣赏普罗米修斯的哪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猫伯伯
丰子恺
①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②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③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宫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容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1】这猫被称为“猫伯伯”是因为它( )
A.年岁大像老伯伯
B.特殊而引人注目
C.像鬼而令人害怕
D.像贼而让人讨厌
【2】对第②段中“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体会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喻,表达作者对猫伯伯的嫌弃
B.比喻,说明猫伯伯身上气味不好
C.反语,可见作者对猫伯伯的喜爱
D.反语,调侃猫伯伯太脏了
【3】第③段中“我正襟危坐”是因为( )
A.“我”在演剧
B.“我”在画画
C.怕猫伯伯捣乱
D.贵客难得光临
【4】看到猫伯伯“冒犯”贵客,下列哪一项不是“我”的反应?( )
A.既觉唐突又忍俊不禁
B.惶恐不安并连声道歉
C.盼猫离开不打搅演剧
D.呵斥并起身捉猫
【5】丰子恺将第③段的那一幕画了下来。根据文本推测,它应是下列哪一幅?( )
A.
B.
C.
D.
【6】第②段中作者通过哪两件事表达一家人对猫伯伯的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主客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短文中“古怪”的意思是( )
A.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课文中指猫的性格与众不同。
B.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课文中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2】短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猫有时特别_________有时特别_________有时又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
非……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秃鹤(节选)
曹文轩
①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
②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为秃鹤。
③在桑桑的记忆里,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秃头。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村也不光就他一个人是秃子,又或许是因为秃鹤还太小,想不起来自己该在意自己是个秃子。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有人叫他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的,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叫陆鹤。‖
④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事实上,秃鹤的头,是经常被人抚摸的。后来,秃鹤发现了孩子们喜欢摸他的头,就把自己的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着他们想摸就摸了。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头,他就会立即掉过头去判断。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追过去让那个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见是一个比他有力的,他就会骂一声。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秃鹤一点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或铅笔借他用半天。
桑桑用一根断了的格尺,就换得了两次抚摸。那时,秃鹤将头很乖巧地低下来,放在了桑桑的眼前。桑桑伸出手去摸着,秃鹤就会数道:“一回了……”桑桑觉得秃鹤的头很光滑,跟他在河边摸一块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时的感觉差不多。‖
⑤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秃鹤的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人再喊他秃鹤,他就不再答应了。并且,谁也不能再用东西换得一摸。油麻地的屠夫丁四见秃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两斤重的一块,用刀尖戳了一个洞,穿了一截草绳,然后高高地举在秃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说着,就要伸出油腻的手来。
秃鹤说:“你先把肉给我。”丁四说:“先让我摸,然后再把肉给你。”秃鹤说:“不,先把肉给我。”丁四等到将门口几个正在闲聊的人招呼过来后,就将肉给了秃鹤。秃鹤看了看那块肉——那真是一块好肉!但秃鹤却用力向门外一甩,将那块肉甩到了满是灰土的路上,然后拔腿就跑。丁四抓了杀猪刀追出来。秃鹤跑了一阵却不再跑了。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砖头,转过身来,咬牙切齿地面对着抓着锋利刀子的丁四。丁四竞不敢再向前一步,将刀子在空中挥舞了两下,说了一声“小秃子”,转身走了。
⑥秃鹤不再快活了。‖
【1】陆鹤被叫为“秃鹤”是因为他( )
A.外貌像只鹤 B.出生的乳名 C.喜欢这名字 D.是个小秃子
【2】第③段中被人叫“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是因为他( )
A.本来就叫秃鹤 B.头秃得美观 C.小,不懂在意 D.与伙伴很要好
【3】第④段中同学想摩挲秃鹤的头,是因为他( )
A.脖子好看 B.秃得地道 C.脑袋打蜡 D.性格乖巧
【4】联系上下文推测,秃鹤跟碰他的头的人急眼、玩命,是为了( )
A.警告他们不能欺负弱小。 B.阻止别人摸头,维护尊严
C.警告他们必须付点东西 D.阻止别人摸头,引发好奇
【5】第⑤段中丁四那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送肉给秃鹤 B.摸秃鹤的头 C.想戏弄秃鹤 D.招揽生意
【6】对于自己的秃头,秃鹤的态度发生了三次变化,归纳恰当的是( )
A.引以为豪→乖巧被摸→玩命拒碰
B.引以为豪→毫不在意→当成交易
C.毫不在意→不以为然→当成交易
D.毫不在意→当成交易→玩命拒碰
【7】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试着用小标题或各用一句话概括二、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秃鹤是个逐渐成熟的小男子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联系短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看一则笑话,填一填。
明明的妈妈上班还没回来,明明想到小兰家去做手工,他对奶奶说:“奶奶,我到同学小兰家去做手工,妈妈来接我,叫她带把竹竿给我。”可是奶奶耳朵有点背,明明妈妈回来后,她对明明妈妈说:“明明叫你去接他时,带把猪肝给他。”
看到笑话后,你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我读了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奉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朗诵竟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还含糊不清,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洪量,表情越来越丰富,口齿越来越清晰。我又惊讶又兴奋,没想到大声朗诵是这么喜欢我。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以后肯定大概不会不敢上台表演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二十几名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在跑道上。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希望盼着本班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病句门诊。
【1】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的是( )。
A.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学校标语)
B.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实践“八荣八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街道标语)
18、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壮观的海上日出,奇特的双龙洞,美丽的颐和园……你游览过哪些景点呢?本次习作请大家以“难忘的__________”为题,记一次游览活动。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记得写清游览的顺序,可以参照本单元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