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杭州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表是1865—1894年中外贸易部分数据统计表(单位:千两海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净进口值

    净出口值

    出入超

    1865

    60036

    60161

    +125

    1875

    68798

    77310

    +8512

    1885

    87591

    73901

    —13690

    1894

    146054

    140005

    —6049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趋加强

    B.洋务运动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求富目标没有实现

    D.晚清政府重视对外经济贸易

  • 2、河南郑州的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主要包括石镰、石铲和石磨盘等。其中,打制石器的数量约占10%,磨制石器的数量约占90%。这反映出裴李岗文化(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率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C.工具制作技术的发展

    D.注重生产的精耕细作化

  • 3、唐政府曾广泛吸收社会人士参与历法编制工作,如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就曾主持编制过《大衍历》,并且负责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这体现出(     

    A.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生产

    B.中国天文技术领先于世界

    C.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发展

    D.政府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 4、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下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悠久性和连续性

    B.多样性和开放性

    C.多元性与统一性

    D.凝聚性与世俗性

  • 5、“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     

                 炭化稻米

    A.渔猎生产的发展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原始农业的产生

    D.定居生活的开始

  • 6、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一行文字:“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其实唐胥铁路申建过程中,顽固派借口机车驶动“震动陵寝”,引发了“阻路”风波,铁路修建一度搁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B.推翻专制是当务之急

    C.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源

    D.早期现代化步履维艰

  • 7、如图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部落之间战争频繁

    C.各地发展彼此隔绝

    D.遗存分布星罗棋布

  • 8、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使用英国船只;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1601—1602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一半属于英国。在地中海,英国船只不仅运送英国货物,而且在外国之间运送货物。上述现象说明(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英国积极进行商业扩张

    C.英国垄断世界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9、下图是 1958年吴少云绘制的年画——《晒干拣净卖给国家》。此画(     

    A.说明当时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B.体现崇尚劳动热爱集体时代风尚

    C.反映出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再现了大跃进时期农业现代化成就

  • 10、罗马帝国时代生活在不列颠岛的原始居民被称为“不列颠”。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时期,出版了《不列颠尼亚志》、《亚瑟王之死》等大量关于不列颠历史和传说的史志、文学著作,都铎国王被塑造为古不列颠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亚瑟王的后代。这些作品在英国(     

    A.消除了教会影响

    B.颠覆了宗教信仰

    C.增强了民族认同

    D.抨击了专制王权

  • 11、对于西周的分封制,《礼记·大传》中有一补充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祢:诸弟)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

    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

    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 12、清朝道光以前,总督用汉人的很少,兵权全在满族手里;而到了1864年,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则全部由汉人担任。引起这样变化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

    D.保路运动

  • 1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吴起)盖卫人也。”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血缘政治传统逐渐被打破

    C.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

  • 14、下列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中书省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 15、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16、《汉书》记载:“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上令(严)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天子之宾客)外(公卿大夫)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该记载可以印证汉武帝时期采取了

    A.北击匈奴

    B.内外朝制度

    C.尊崇儒术

    D.刺史制度

  • 17、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一幅宣传画,画作下方的文字是“认真执行爱国公约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该作品意在(     

    A.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B.调动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C.表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

    D.反映政企分开后企业充满活力

  • 18、他“继承了儒家的圣王理想和比较积极的道德精英政治观,编造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同时篡改了经典儒家的人本主义精神,用这样的体系来迎合大一统国家政治的需要”。“他”是(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朱熹

  • 19、公元830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在首都巴格达创立了国家级学术机构——智慧宫,领导全国的翻译和学术活动。在此期间,翻译家伊本穆卡法、阿尔花刺子密、伊本伊斯哈格等人先后将大量希腊文、梵文、希伯来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见下表),掀起“百年翻译运动”。由此可知,当时阿拉伯帝国(     

    原著语言

    作品名称

    学科领域

    译者

    古波斯文

    《卡里莱和K木乃》

    文学

    伊本•穆卡法

    印度梵文

    《信德罕德》

    天文学

    法撒利

    古希腊文

    《物理学》

    物理学

    伊本•伊斯哈格

    古希猎文

    《天文大集》

    天文学

    萨拉姆

    古希腊文

    《理想国》、《法律篇》

    政治学

    伊本•伊斯哈格

    A.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C.全面继承欧洲文化

    D.自然科学成就领先世界

  • 20、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2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分条目罗列他对于历史及时事的看法,除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外,还特别注意赋税、盐铁、漕运、军事等事务。据此可知,顾炎武(     

    A.批评心学空谈

    B.发扬传统文化

    C.推动社会转型

    D.强调经世致用

  • 22、唐代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封驳制度”,即皇帝的指示要经过政府部门“给事中”的审查,给事中认为没问题,才能下达。如果给事中认为皇帝的想法不合理,则不予签字。在唐代掌握“封驳”权限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

  • 23、晚清主要采用考试选官制度,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文、礼仪、地理、科学、经典和历史等,全面考查考生的知识和修养,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这说明,晚清的考试选官制度(     

    A.有利于提升官员素质

    B.缓解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D.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 24、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道的思想,________

    (2)武则天时期: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___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________

  • 26、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

     

  • 27、西学东渐

    (1)明末清初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____》《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17世纪,清政府任命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____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鸦片战争后   

    领域

    表现

    影响

    科学

    技术

    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____设立。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如严复、詹天佑等。

    1868年,____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____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成为____的思想武器

    学术

    思想

    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____的思想。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接受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____在中国的传播

  • 28、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_________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

  • 29、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 30、商周时期的特征: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 3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时间轴。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   G. _________

  • 3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时间:俄国_____ 后。

    (2)中心:北京与上海。

    (3)表现

    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_____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_____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同年5月, _____ 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 33、势力范围:东到________,西及________,南跨________,北至________

  • 34、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_______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______________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近代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等扮演了重要角色。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相关活动。

  • 36、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策常常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较大的调整,缓和社会危机,促进经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9年纽约股市暴跌,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面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和罗斯福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后者的实质是什么?

    (3)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这主要是奉行了哪位经济学家的理论?但是西方国家继续大规模应用这种理论导致了什么结果?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请写出“福利国家”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弊端。

    (5)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具有那些特点?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豳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 38、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