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关于南极地区科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
②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为避免被积雪掩埋,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
④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
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因为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
⑥南极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科考人员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流经巴西高原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煤炭、汽车
C.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D.巴西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东南部人口比重低
3、如图“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中( )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①②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③⑤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D.④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4、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粮食不足,需要大量增加农业人口
C.多数国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D.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非洲
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的山脉,表示太行山的是( )
A.
B.
C.
D.
7、关于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
B.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C.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距离
D.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8、南美洲面积最大、工农业最发达的城市是( )
A.阿根廷 B.巴西 C.美国 D.智利
9、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 巴基斯坦 B. 印度 C. 斯里兰卡 D. 孟加拉国
10、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居民“平顶后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A.潮湿
B.干旱
C.寒冷
D.温暖
11、关于日本富士山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中心区域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中心区域
12、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经济发达,也是一个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D.是大西洋中的岛国,经济发达
13、关于澳大利亚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高原
B. 西北海岸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C. 中部有面积广阔的大分水岭
D. 东部是大自流盆地
14、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
A.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B.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C. 春季干旱少雨,为干旱、半干旱气
D. 大多属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5、从下图中可直接提取的信息是( )
A.酷寒 B.降水稀少 C.淡水、矿产资源丰富 D.北极熊的故乡
16、下列属于澳大利亚称号的是( )
A.“石油王国”
B.“世界加油站”
C.“世界办公室”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7、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华北平原发展棉花生产
C.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引进热带经济作物
D.内蒙古高原发展种植业
18、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 )
A. 五大湖沿岸 B. 太平洋沿岸 C. 大西洋沿岸 D. 墨西哥沿岸
19、一名野外工作者从北向南穿越印度,他对印度地形的变化作了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登上高山,走下高原,然后到达广阔的平原
B.走过平原,登上高山,然后来到广阔的高原
C.走下高山,穿越广阔的平原,然后登上低缓的高原
D.走过宽阔、低缓的高原,来到辽阔的平原,然后登上高山
20、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
A.马 B.牦牛 C.骆驼 D.狗
21、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___________,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国家。
22、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 .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最大的河流是 ________ .
23、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有关专家给出了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请列举出来(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 (4)_______。
24、巴西是拉丁美洲 最大、 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一亿。 人是巴西土著居民。
25、目前,已有_______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________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26、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产品,进口________ 制成品 。
27、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 和 。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28、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______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
29、印度境内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
30、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
31、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国家横跨__________大陆的北部,因为纬度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2)右图所示国家是一个岛国,该国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沿岸。
(3)上图所示国家钢铁工业都很发达,发展条件各有优势,据图示信息比较左图所示国家发展的优势是_________资源丰富;右图所示国家发展的优势是___________便利。
32、(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资料:澳大利亚原本没有一只羊。18世纪后期,欧洲移民带去29只美利奴羊,到19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的羊存栏数达到6000万只,羊毛成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如今,澳大利亚的羊只数量要超出人口数的10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6.7%);羊毛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29.9%);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4.5%);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下图示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和农牧业分布。
探究过程:
(1)澳大利亚的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逐渐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气候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东南部为________气候和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西南部为________气候,水热条件较为优越。
(3)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
A.大豆、小麦、羊毛 B.牛肉、小麦、羊毛
C.棉花、小麦、牛肉 D.大豆、小麦、牛肉
(4)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试分析其农牧业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列举一个澳大利亚的美称及由来。
探究结果:
(6)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的原则。
A.顺应时代 B.紧跟市场需求 C.因地制宜 D.经济效益优先
33、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其中甲图所示大洲是_________,其北部濒临_______洋。
(2)根据甲图判断,该大洲地势______________,河流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根据乙图判断,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A是________气候,B地属于________气候,B、C、D三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4、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小题(13分)
⑴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________。
⑵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__________洋, ②___________洋。
⑶河流③冲积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平原,该平原属于_______气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林,因产生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氧气供给量,所以被誉为 “__________”。
⑷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
⑸B是巴西首都________,图中D、E字母代号中表示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的是________。
⑹图中位于巴西首都_______方向的C处有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世界著名的_____水电站。
35、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13次“G20国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读下列美洲的降水量分布图,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洲西部濒临大洋是____,以A____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2)北美洲西部山脉B为____,与北美洲相比,南美洲更为____(干燥/湿润)。
(3)C、D两地降水较少的是____,原因:____。
(4)甲是____平原,该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