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①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②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
③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④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重道远 不耻下问 鞠躬尽粹 惊心动魄
B.颠沛流离 酣然入梦 言外之意 大庭广众
C.群蚁排衙 海阔天空 仁人志士 以身作责
D.妇儒皆知 气冲斗牛 沥尽心血 心有灵犀
3、下列加点字的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 晌午(shǎng) 妇孺皆知(rú)
B.狂澜(lán) 挑逗(tiǎo) 悲天悯人(mǐn)
C.颤抖(chàn) 诘问(jié) 忍俊不禁(jīn)
D.校对(xiào) 凛冽(lǐn) 忧心忡忡(chōng)
4、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成都市各部门联合发出“文明餐桌公筷行动”倡议书,倡导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坚决打好舌尖上的战“疫”。小明和家人在饭店就餐,妈妈用自己的筷子给小明夹菜,小明理解妈妈的疼爱,但此时应该说:“ ”
A.妈妈,您不要给我夹菜了,我自己能夹,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B.妈妈,谢谢您!但您自己吃吧,不要给我夹了。再说,多不卫生啊!
C.妈妈,谢谢您!但我们应响应号召,用公勺、公筷夹菜,这样更安全、更卫生!
D.妈妈,我们要响应号召,不要用您的筷子给我夹菜了,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
B. 风小心翼翼地吹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C. 耳聋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D.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6、下面对古诗《登幽州台歌》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这首短诗,诗人通过抒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吧,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①蔑视 ②绊倒 ③欺骗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8、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尝射于家圃 (________)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从这则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9、根据原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3)____________ , 明月来相照 。
(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6)《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生活的艰苦侧面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2】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3】品读第⑥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2处回答)
【4】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
【5】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什么必须要说
苏美
(1)四十年前,我爹在新疆当骑兵。那时候他很年轻,骑一匹枣红军马,挎一杆枪,在昆仑山茫茫的雪原里行走。那时候,他有多年轻呢?帕米尔高原的积雪没过马膝,走不了几百米,枣红马就像从油锅里捞出似的,一身汗水闪着光,腾腾冒白汽。雪原之大,一望无垠,天上没有飞鸟,雪面上也没有走兽的足迹。我爹和一匹马就这么走着,走到天荒地老,居然没有把一颗心走荒芜。
(2)那时候他一定想着,再走20公里,边界西线就算巡察完毕,他就可以回哨所和班长报到了。我爹的班长我没见过,但在家里旧相册中看到过我爹。他穿了军大衣,脚蹬翻毛大头鞋,破烂的棉衣翻了瓤,头上顶着雷锋帽,跨在军马上像一个土匪。但一张脸轮廓清楚,两只眼睛里全是光,那时他正年轻,挥舞着鞭子,把马抽打的朝天嘶鸣,不管不顾的在雪原里奔跑,跑着跑着,人和马突然就都老了,双双跌落在雪地里。
(3)四十年后他住院做X光,查出一根肋骨断了。把我们吓了一跳。他自己想了很久,说二十岁时在帕米尔高原骑马打雪狼,一个闪失翻身跌下马,托住缰绳又翻身上马继续追。人和马哪追得上狼,但这一场追逐却人欢马叫,兴奋异常,隐隐觉得肋叉子痒,回哨所喝几瓶酒倒头睡,也就过去了。一根肋骨=一瓶酒+睡一觉。年轻时的算术总是这么简单。
(4)关于帕米尔高原,我爹说的很少。他并不需要多说,因为我长到十四五岁,还在每个暑假坐着军车远上昆仑山,在兵站吃羊肉揪片子,在汹涌的冰河边上吃西瓜。那时候我不听他说话。他也不和我说话。我和我爹的关系,就是直线关系。他把搪瓷饭碗从屋里砸到屋外墙上,是直线;把我姐一脚踹出家门,是直线;十八岁时向我呼啸而来的十多记耳光,记记都是直线。这些直线就是我和我爹最短的距离。我们一直没有什么可说的。也没有什么必须要说。我们坐在那里,吃饭,看电视,边吃饭边看电视。就这样。
(5)可日子就过去了。饭还是那些饭,电视还是那些电视,人却老了。突然的,就弯曲了。
(6)我第一次见我爹哭,是他从手术室下来。麻药过去,他渐渐醒来,突然眼角就滑下泪了。他不能翻身,不能动,颈子底下背着麻醉泵,不能用枕头,泪水就朝耳廓落下去。他就无声的落着泪,什么也没说。我只是愕然,像是撞见了不该撞见的秘密,哑口无言,那时侯他还不满四十九岁,查出了癌症,功名利禄戛然而止,所有为人的尊严和体面都让位给死亡。他和死亡缓慢的分享每一分钟,彼此都有无穷的时间和耐心。我在想,从他落下泪那一刻起,永无天日的寂寞就上路了。这寂寞虚空一片,抓摸不着,唯一温暖的伴侣就是死亡。
(7)我爹曾说想找人大哭一场。我想他一定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不是我妈,也不是我,说到底,他只能赤手空拳。我们的陪伴像是隔着玻璃的拥抱,无论多么情真意切,到底是无用。而他要和这个人哭些什么,这是一个秘密,我猜想也许有关人的一生,可这是一个禁忌的秘密。
(8)手术后两年,我爹回了西安。我爹曾经非常年轻,两条腿就追得上雪兔,一杆枪把半身靶心打的稀烂,大雪封山,几个兄弟把方圆五十里所有酒瓶子都喝空了,最后拿着大头鞋跟哈萨克牧民换马奶酒继续喝,把日月喝出几个交替。无论如何,我都必须承认他牛过。可是,这又如何?他还是要去躺在手术台上,被人切的乱七八糟,他还是要摊开身体,让无数的绿色黄色流进去,把骨髓炸出来,逼他求饶,逼他认输,最后再把他碾成齑粉吹的烟消云散。
(9)我和我爹,从来没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我曾将鸡毛蒜皮的不顺遂归咎于他,仿佛竖起一个敌人就能抵挡时间的侵蚀。可他倒下去了。抛下我一个人,赤手空拳的面对无尽的时间,死亡终将跨过他的尸体扼住我的喉咙。
(10)我一直想和他说点什么,会突然生出蜿蜒的不舍,害怕遗忘,怕那些人和事,终将消失在时间深处。我想跟他说说帕米尔的雪原,说说那十几个耳光,说说老家的墓地和他压在枕头下的《幽明录》,但事到临头,只有沉默才是教养。
(11)一天,我回到家他在厨房做饭,当当当切莱。突然的他就说起怎么挑鱼腥线,怎么用蛋清表牛内,泡菜大酸怎么办,蒸馒头为什么面发不起来,我在一边测蒜,尝一口砂锅里的汤问他成否,突然他就对我说,一个人,也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我爹和一匹马就这么走着,走到天荒地老,居然没有把一颗心走荒芜。”说明了父亲一直保持着军人的精神和斗志。
B.第(2)段中“但一张脸轮廓清楚,两只眼睛里全是光。”,表现父亲的年轻。
C.第(2)段中“跑着跑着,人和马突然就都老了,双双跌落在雪地里。”说明父亲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和生活。
D.第(1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温情,也表现“我”对父亲的爱。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主要是从动作方面描写父亲,侧重表现他当年的神采。
B.第(4)段主要从家庭生活的角度来写,侧重表现父亲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态度。
C.第(5)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从叙述父亲前半生的经历转到叙述父亲后半生的经历。
D.从前三段的描述中可知,父亲是个刚强、坚毅、忠诚于人民利益的军人。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面侧重直接叙述父亲年轻时的经历,而后面则侧重于“我”对父亲的认识和自我反省。
B.文章表现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对父亲身患重病的深深担忧。
C.文章通过表面上无话可说但内心却无比牵挂的对比,表现了“我”对父亲深挚的感情。
D.标题“没有什么必须要说”表明父亲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态度给我留下难以言说的痛苦。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爸爸妈妈有时会说:你还是个孩子,不要做这件事;有时又会说:你长大了,已不是孩子了,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同学们,在你心中,你是怎样认可自己的呢?
请以“我还是个孩子”或“我不再是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不得抄袭本卷中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