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④②①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舷窗(xuān) 门槛(kǎn) 家喻户晓(yú)
B.呜咽(yān) 俯瞰(kān) 矜持(jīn) 深恶痛绝(è)
C.矗立(chù) 污秽(huì) 蹒跚(pán) 诲人不倦(huì)
D.校对(xiāo) 钦佩(qīng) 倔强(jué) 忧心忡忡(chōng)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稻草人》等。
D.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字贴 粗拙 心有灵犀 铤而走险
B.荒僻 署名 慷慨淋漓 以身作则
C.屏嶂 取缔 语无伦次 怏怏不乐
D.修葺 烦燥 妇儒皆知 沥尽心血
5、关于《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县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B. 《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太阳能发电。
C.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D.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6、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心有灵犀 不期而至 耐人寻味 五藏六腑
B.海市蜃楼 忧心忡忡 跃武扬威 祸不单行
C.家喻户晓 仙露琼浆 鲜为人知 以身作则
D.颠沛流离 微不足道 苛捐杂税 锋芒必露
7、下列各项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不仅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还描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世态图。
B.小说《红岩》中,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江姐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C.《骆驼祥子》中,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黑暗腐败的社会,同时狭隘奉行个人主义的性格也是一个因素。
D.《创业史》是柳青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帮互助,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其主题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①,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 ①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②諠(xuān):遗忘,忘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2)自是之后 是:
【2】你觉得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9、根据课文默写诗文。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咖啡和茶》,完成下列小题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服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1】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 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D. 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2】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
A. 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 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C. 咖啡和茶都是具有重要保健效果且无副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D. 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不要喝咖啡。
B. 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 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D.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槐花飘香
申琳
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1】作者围绕槐花香,写了槐花香在________、香在________、香在________三个方面,表达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的________之情。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赏析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莱,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2)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从修辞的角度)
【4】文中的画线句从动作描写和嗅觉的多角度,写出活泼可爱的孩子,透露出作者对槐花香的赞美之情。请你利用所学的人物描写的其它方法并调动其它感觉器官,也来写一写赞颂槐花香的话,不超过70个字。
12、作文
日子中少不了一些滋味。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药是苦的,盐是咸的……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事物也有滋味,不是尝出来的,是感受到的。滋味,是一段历史,是一份记忆,一首新曲。酸甜苦辣,走过的日子中有那么多滋味,你“尝”到了吗?
请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