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挑逗(tiǎo) 孱头(càn) 迸溅(bìnɡ) 气冲斗牛(dòu)
B.校补(jiào) 弧形(hú) 滞笨(zhì) 千钧重负(jūn)
C.喷香(pèn) 菌子(jūn) 修葺(qì) 锲而不舍(qì)
D.诘问(jié) 告罄(qìnɡ) 亘古(ɡènɡ) 怏怏不乐(yānɡ)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累赘 肯切 草率 香气四溢 B. 修葺 陡峭 竹蔑 晶莹剔透
C. 循环 达观 监督 如释重负 D. 暮色 简陋 恍惚 以身作责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取缔 告罄 摄氏度 鞠躬尽瘁 扑朔迷离
B.愧怍 贮藏 不奈烦 千钧重负 不可思议
C.修葺 竹篾 荚竹桃 以身作则 海市蜃楼
D.凛冽 赢弱 纪念碑 语无伦次 大庭广众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B.长篇小说《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江姐、许云峰等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船长尼摩带领大家从印度洋出发,一路上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击杀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
D.尼摩船长说“大海就是一切”。“鹦鹉螺”号利用海水发电,潜艇上的人用大叶藻做床,用贝壳类的足丝做衣服,甚至用鲸的触须做笔,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墨水。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扑朔迷离”“吴下阿蒙”“柳暗花明”三个成语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游山西村》。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等。
C.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D.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指的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6、下列关于课文或文学作品的常识与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C.杨绛的《老王》一文,回忆了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展现了特殊年代中闪光的人性之美,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身的反省。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叙事诗,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7、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奠基 污秽 矜持 祸不单行 海市蜃楼
B.愧作 烦躁 忏悔 忍俊不禁 血气方刚
C.骨碌 咳漱 辜负 酣然入梦 悲天悯人
D.灌输 取缔 烧灼 慷慨淋漓 如释重负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 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 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 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文中哪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5】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的启示?
9、(1)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10)请你写出吟咏乡情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0、 菊有黄花
丁立梅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1】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
【2】请简要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析。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保卫童年
王开岭
①有一条街,父亲总不让儿子挨近,总要找个理由,悄悄绕开。
②原来,这条街藏着全城的狗肉馆,一年到头,街边立满了栅笼,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当活物广告,很多店前立着“现宰现吃”的牌子。那条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惧的味道,是挣扎的味道,是动物临终的味道……
③这是个高尚的父亲。
④他怕孩子吸入不良空气,他怕孩子的眼睛受伤,他怕幼小的心灵侵入毒素。他最怕的是,孩子在慢慢适应后变得坦然,在一次次惊愕和无能为力后变得麻木,最终,变成那路人中的一个。
⑤我不知道,这对童话般的父子,在绕来绕去的路上能走多远。但他们的存在,像金子般贵重。他们改变了人群的成分,重新编辑了我对生活的印象。
⑥想起一个高山上的习俗:一个猎人,在和野兽搏斗后,要用泉水和树叶洗净脸再回家,以免眼里有未散尽的凶煞,附体在婴儿身上。孩子断奶前,猎人不能捕杀哺乳期的动物,不能带沾血腥的兽皮回家,否则,孩子长大会成歹人。
⑦这是个美丽的迷信。大凡迷信,都有这般特点:后果不成立,但禁忌中包含的精神主张,却是高贵的。
⑧同时我想起了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它的主题和那位父亲所做的一样:保卫童年!保卫童话!保卫世间最柔软最纯净的那块领地,作为成人社会最后的庇护所。
⑨一个犹太小男孩在5岁生日的前一天,和父亲一起被纳粹从家里带走。天真的孩子并不恐惧,只觉得好奇,在排队等候去集中营的火车时,父亲悄悄对之耳语:“我们正参加一个漫长而刺激的游戏,如果积满一千分,我们就会得第一名,奖品是一辆真正的坦克。”
⑩当妈妈被押进女囚队伍带走时,父亲的解说是:“男人一边,女人一边,军人主持游戏,他们很严厉,装作很凶的样子……”
⑪当德国军官前来训诫时,父亲冒充翻译,大声宣读“游戏纪律”: “如果你违反了三条规定中的任何一条,你的得分就会被扣光:一、如果你哭;二、如果你想要见妈妈;三、如果你饿了,想要吃点心。”
⑫一辆真正的坦克!成了小男孩魂牵梦萦的彩虹,成了抵御集中营残酷生活的唯一稻草。
⑬为了一千分,儿子遵照父亲吩咐,忍住了饥饿,克服了对甜酱面包和妈妈的思念,躲过了毒气室……德军溃退前夜,父亲预感到了大屠杀的逼近,他紧紧拥抱儿子,指着一只可藏身的铁皮柜:“我们已经积满了940分,若你躲过今晚,就能得60分!最后60分!你必须藏好,不许说话不许动……不管多久,都要忍着,一直到外面没有人了,才能出去!记住,即使我很久没来,也不要动,直到……”
⑭深夜,即将行刑的父亲被枪抵背,走过铁柜时,突然意识到儿子可能从缝隙里张望,马上甩开步子,作出滑稽而轻松的样子,甚至朝柜子扮鬼脸。
⑮枪声。小男孩一动不动。
⑯不知过了多久,一切归于沉寂。小男孩爬出来,阳光刺得他眯起眼,正当他对着空旷的院子茫然时,一阵巨响,他扭过头,一辆盟军坦克转过拐角,轰隆隆驶来。
⑰“啊!真坦克!”小男孩尖叫着,年轻的坦克手跳出顶盖,笑着将其抱上去。坦克在欢呼的人群中行进,猛然,男孩发现了穿囚服的妈妈,他跳下车,边跑边喊:“妈妈妈妈,我们赢了!一千分!坦克!好开心啊……”
⑱赢了!父亲赢了!
⑲这是童年的高潮,这是人生的高潮,这是父爱的高潮。
⑳这是用最伟大的谎言和最凄美的微笑构筑的美丽童话。
㉑保卫童年,是人类义务,是每个时代和共同体的义务。
㉒许多年以后,儿子说:“这是我的经历……这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
㉓这样的恩典,足够一个人用一辈子,足以抵御世上任一种残酷与寒冷,足够他美丽一生,微笑一生。
【1】文章围绕“保卫童年”主要讲了两个故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⑤段中说,“但他们的存在,像金子般贵重。他们改变了人群的成分,重新编辑了我对生活的印象”,请用直白的语言说说这一句话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这是最伟大的谎言和最凄美的微笑构筑的美丽童话。
【4】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简洁的语言谈谈对“保卫童年”的意义的理解。
12、请以“阳光里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 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② 要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