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梅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这是一片生命的风景,整个的底色是绿。______,每座山都像一个披着哈达的丽人。江流如带, ______,带着一股野性。

    ①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②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裊袋

    ③从远处飘来,波光闪闪,雄浑、强健   ④波光闪闪雄浑、强健、从远处飘来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 2、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由司马迁组织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都德是法国作家,《最后一课》是他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后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补(jiào 弱(léi)   忍俊不jīn)  痛绝(wù)

    B. 古(gèn)  (yīn)    忧心忡忡(chōng) 而不舍(qiè

    C. (qì)    午(shǎng)  为人知(xiān)   心有灵(xī)

    D. zuò)  (chì) 义愤填(yīng)    息凝神 (píng)

  •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可能是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加点的“在、这、最、深远”词性分别是介词、代词、副词和形容词。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一句运用排比手法,显得有气势,感情强烈。

    D.《孙权劝学》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是君主对大臣的爱称,“孤”是大臣对君主的尊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持(jīn   闲瑕   人不倦(huǐ   祸不单行

    B.   瞬息   忍俊不jīn.   如释重负

    C. zuì   契约   五脏六   跚跚来迟

    D. 密(chòu   竹蔑   气方刚(xuě   耀武扬威

  •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越(zhuó 对(xiào 惊心动 言外之

    B. liè) 千钧重 人不倦(huì

    C. 海市楼(shèn 悲天人(mǐn

    D.如( 小(miǎo 血气方gāng 五脏六

  • 7、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有时候,在廊前一坐,闻着桂花送来的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爱的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当每一朵花开时,都给我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A.“桂花”“自己”都是名词。

    B.“在”是介词,“而是”是副词。

    C.“淡淡的清香”是偏正短语,“安静古雅”是主谓短语。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去掉“当”和“时”。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但手熟 

    以杓酌油沥之

    ③康肃笑而

    (2)翻译句子

    ①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叙述了哪两件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名句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7)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的篾匠

    风信子

    ①篾匠活是家乡的技术活。手艺高的篾匠,可以编织带有各种图案造型的竹器,广受民众喜爱,东西卖得快,篾匠收入多,也往往得到更多人的尊敬。

    ②家乡地处汉水流域,河边许多地段都或多或少长有各种竹子,因而家乡就有一些人会编织各类竹器,比如竹篮、竹筐、背篓、筛子、筢子等等。竹器在家乡普遍使用,因而家乡也就不缺篾匠。有的村没有竹子,也有人会编简单的竹器。

    ③编竹席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活,也是水平高的篾匠才敢接手的活。家乡夏季炎热,几乎每家都备有几张竹子凉席。编织竹凉席,最讲究破出的篾片。在家乡一般用竹子表层皮编织的凉席好卖。但是,一根或大或小的竹子,破成五毫米左右宽、两毫米厚的竹篾片,没有长时间的学习,连篾片都破不出来,更不用说编竹凉席了。编竹凉席的篾片,最难的是这么窄、这么薄的细小竹片,每片都要求一样宽,一样厚,否则编织出来的凉席美观度很差。尤其是每片竹子不能有毛边毛刺,否则这种凉席白送都没人要。因此,家乡的篾匠很多,可是能编织凉席的篾匠却很少。我汉水边的姨夫家孩子多,个个都会编织竹器,但是我在家乡的二十年里,没有看见过他们编竹凉席。

    ④在家乡时,偶尔看到过我姨夫编织一两件细活,比如精致的花篮。编织这种花篮,也得选择好竹子。竹子质地要柔软,竹子节与节之间长度大,没虫眼。选择好竹子后,还要在水中浸泡几天,然后才开始破竹子。这种编织,破出的竹片要再多次继续破开,一直破到成了很细的竹棍,然后把细小的竹棍刮去棱角,几乎成了圆棍,再开始编织。有经验的篾匠心中装着好多种形状的花篮,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什么时间加提手把,都心中有数。高级篾匠,还会编织出侧面有动物造型的竹器。这种精致的竹器,最费时间的就是破竹子做准备。因为一件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

    ⑤如今超市里售卖的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凉席,也很美观,但我总觉得,没有篾匠一根一根过手刮去毛刺,也就缺少某种人文温情。工业化的机器流水线可以规模化生产凉席之类的竹器,成本也很低廉,可是像造型奇特的花篮之类,凝聚着篾匠独特审美的劳作之美,恐怕还得靠篾匠一只一只手工制作。因而,我坚信家乡的篾匠身影虽渐稀少,但不会消失。那里流淌着人文情怀。

    (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说说“手艺高的篾匠”的特点。

    【2】自选角度,为第③段划横线句做一个阅读批注。

    【3】文章以“家乡的篾匠”为题有什么好处?

    【4】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 “我坚信家乡的篾匠身影虽渐稀少,但不会消失”?请简要分析。

  • 11、某中学初一(6)班的李小乐同学阅读《一个人的仪式》这篇文章后.写了几条批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他解答各题。

    一个人的仅式

    夏立君

    ①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陈于龙和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

    ②来到佘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一圈围墙围成一个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块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心有不甘。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进去看也就是那个样。

    ③独立姗栏门外。我望丁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这一回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原路退出。

    ④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

    ⑤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年了。1645年(清顺治2年)9月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父殉国时虚岁50,子就义时虚岁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

    ⑥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在我到来和离去的全过程中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

    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放声大哭,热泪长流

    ⑧整个清代,对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竟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1955年4月,荡湾村民盗掘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有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

    ⑨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二陆读书台遗址”。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

    ⑩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的那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候,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划线句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2“第⑦段这句画线句生动形象,感人肺腑,请对该画线句作赏析。

    3第⑦段中“放声大哭,热泪长流,这里一点都不夸张。”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中原因。

    4除“寸子之墓的热闹、与英雄坟墓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文中还运用了多处对比,请再列举二例。

    5“文末之句含义深刻,余味无穷”,文末划线句到底有何深意呢?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抓住印象深刻的细节。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