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清远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基(diàn)       (zuò)        割(zǎi)        (jìng)

    B.猎(shè)        记(diàn)       (tì)            (huì)

    C.灭(jiān)       (yáo)        (zhāi)        然(hān)

    D.恶(zēng)       问(jié)        (sǒng)       憬(chōnɡ)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西湖盛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苏堤和白堤。

  •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红(yān)   默而不舍(qiè)   气冲牛(dòu

    B. yàn)   震sǒng) 颠流离(pèi)   怏不乐(yàng

    C. 宿热(chì)   海市楼(shèn) 仙露浆(qióng

    D. 子(jùn)   吞shì)   然入梦(gān)   鞠躬尽cuì

  •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罩   驿路/络不绝   拟/大大样

    B./烧   无/闻名迩   呜/狼吞虎

    C./学   瞰/五脏六   躬/笑容可

    D.红/切   胀/忧心忡忡   止/忍俊不

  • 6、下列句子加点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B.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C. 他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不可理喻。

    D. 网购已成为当下重要的生活方式,电商网站的业务的确非常繁忙,订单处理得慢也是情有可原的。

  • 7、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A.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课外拓展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  ______  

    (2)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船底______

    (3)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  ______

    (4)更不拣择       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几项是(    )

    A. 弃所载   B. 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

    C. 副使之物   D. 无所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

    4对于高丽的礼物,李士衡的态度与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武人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个故事,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杜牧的《泊秦淮》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贾生》中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我国深海潜水的又一伟大成就——蛟龙入海

    最大下潜深度5057米,可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这一刷新我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数字,注定让2011年7月26日变得意义非凡。在这看似抽象的数字背后,是中国载人深潜海试团队用决心、信心、耐心、细心谱写的深海传奇。

    在这次经历时6小时12分的深海之旅中,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物照片。

    “蛟龙”号研制历时6年,集结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701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等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50米、3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每一个数字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每一个数字都是一道需要攻克的难关。

    从50米的海试第一潜到探访5000米级深海,作为亲历者的刘峰已难细数当中遇到的困难。但他一直秉持这样一个信念:“每次下潜都必须制定严密精细的预案。这就要依靠专家,依靠科学。”正是在一次次试验中,“蛟龙”号才逐渐改进完善。

    从3000米到5000米,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

    对深潜来说,耐压和密封是考验深海载人潜水器性能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当“蛟龙”号潜入水下5000米时,它承受着相当于500个大气压的巨大压力,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压上5000吨的重量。巨大的水压,不仅考验着潜水器的耐压能力,也考验着它的密封性能。

    为了实现潜入水下5000米的目标,在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进行了一番技术改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的升级。

    此外,深潜是对潜航员身心的双重考验。茫茫漆黑的海底,狭小拥挤的空间,阴冷潮湿的环境,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长时间身处其中让人倍感压抑.烦躁,在5000米级的试验中,潜航员要在水下连续工作6—8小时,面临着严峻的心理考验。

    这些难题都需要——攻克。

    1“每一个数字都是一道需要攻克的难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介绍蛟龙潜入水下5000米要承受的巨大压力时,作者用了“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压上5000吨的重量”与之进行对比,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说出下列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1)“蛟龙”号研制历时六年。

    引号:

    (2)50米、3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省略号:

    4“神舟上天”“蛟龙入海”,人类实现了上天入海的伟大梦想,此刻,你想对这些上天入海的骄子们说些什么?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张中行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选文通过哪几件事来反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格?请概括。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上双层的悲哀。

    (2)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3文章第2段引用《左传》和《论语》中的话,有何用意?

    4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第4段画线句是否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请具体分析。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又结束了,同学们即将迎来盼望已久的暑假。为了使同学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假期,过得既快乐又充实,学校打算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给你所在学校的V校长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不用写标题,注意书信的格式,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