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这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开篇以设问的形式,抓住泰山特有的地理特点,“未了”表现山势绵延之广大,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大地都能远望,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第三、四句写静景,“钟神秀”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阴阳割昏晓”,正面描写泰山的高耸挺拔;“割”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泰山的参天耸立的雄姿。
C.第五、六句写动景,山中云气涌动,诗人心胸为之荡漾;凝望“归鸟”翱翔,眼眶似要决裂;这种凝望时的全神贯注和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令人震撼的艺术力量。
D.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26 年间的史事。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
C.《老山界》一文中“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D.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课文《黄河颂》是这首组诗的第二章。
3、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湖泊/淡泊 荫蔽/荫庇 金锭/皮开肉绽
B.拗断/拗口 搓捻/熟稔 浑厚/混水摸鱼
C.晕车/黄晕 逃窜/蹿红 侍候/伺机而动
D.贫瘠/脊梁 伫立/贮藏 救济/人才济济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
②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③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⑤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③②⑤
D.②①③⑤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心战疫。
B.个别人对于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不以为然,我们一定要让其端正态度。
C.王小云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D.平素里不善言谈的他,自从加入“校园文学社”便夸夸其谈,深得同学羡慕。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妥帖/字帖 排解/浑身解数 忍俊不禁/明令禁止
B.按钮/枢纽 猥琐/相依相偎 苛捐杂税/涓涓细流
C.牌坊/坊间 模拟/有模有样 祸不单行/行之有效
D.丰饶/缠绕 哺育/平铺直叙 天涯海角/悬崖峭壁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愧怍(zuò) 诘问(jí) 契约(qì) 仙露琼浆(qióng)
B.拯救(zhěng) 颤抖(chàn) 厄运(è) 浊流宛转(zhuó)
C.俯瞰(kàn) 矜持(jīn) 模拟(ní) 悲天悯人(mǐn)
D.累赘(léi) 惩罚(chěng) 修葺(qì) 深恶痛绝(è)
8、阅读《卖油翁》和《郑人买履》,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帝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睨之,久而不去( ) ②康肃笑而遣之( )
③郑人有欲买履者( ) ④反归取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而钱不湿
C.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D.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油翁》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
B.“康肃笑而遣之”的“笑”既有对卖油翁高超技术的佩服,也有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C.《卖油翁》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D.《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两句中的“度”分别译为“测量”“尺子”。
【5】用一个成语概括卖油翁的“善酌”说明了______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的人。
9、(1) 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对淳朴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椅·坐·臀
詹克明
①在《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书中,有人把“椅子”列为其中之一,这着实在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②人体通常有三种姿势(|、-、ㄣ),人生乐章就由这三个“音符”谱写而成;站着是个竖直了的“|”,体重都圧在双脚上,站久了会很累;躺着是个横写的“-”;“久卧思起”,躺得时间长了也不舒服;于是坐着这种中间状态“ㄣ”最为安逸舒适。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椅子,人一个个全都挺直身子站着办公,站着打电脑,站着上课,站着开会,吃饭,将会是何等辛苦、何等尴尬的局面。
③由于人类长期直立行走,使得臀大肌特别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这种形体结构十分有利于坐姿。而且臀部皮肤富有皮脂腺与汗腺,其间充满着较厚的皮下脂肪,形成脂肪垫,人坐在椅子上,全身重量就由宽大的臀部以及“大腿肌”(其重量占下肢总重的一半)共同分担,使得单位表面积的平均力大为减轻,久坐不累。于是,椅子就这样诞生了。
④造物主设定的身体结构真是绝妙,人体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显然最有利于“坐”。有了臀部的中心支撑,“坐”就能让四肢悬空,自由伸展,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如果说“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那么臀部落座椅子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
⑤有了椅子就有各种“坐姿”:端坐、肃坐、宴坐、静坐、闲坐……各种姿势不一而足。更有心理学家专门探究“坐姿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列举出九种坐姿,如坐满式、半坐式、浅坐椅边、两腿大张、膝盖贴紧、跷二郎腿等。在专家的精微解读下,原来这些坐姿无意中都在泄露你的性格取向。
⑥有了椅子就有了“坐”与“立”的身份差异,且“坐”者为尊。曾见到一帧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合影,中山先生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蒋介石则戎装侧立其身后。
⑦有了椅子就有了不同的待客规格。苏东坡在杭州某寺院游览时才会写下幽默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对势利小人做了点善意鞭笞。
⑧有了椅子就可降低身体高度。大腿的“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落座椅上,身体高度会缩短四分之一。轿车、飞机均按照坐姿设计,减少了多少阻力。
⑨椅子简单实用,故从古到今椅子样式基本大同小异。唯有“简单”方能成“超稳定”!有时千年不变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像锄头、弓箭、陶器、筷子等,几千年过去改变并不大。
⑩最伟大的古老发明往往无名!椅子作为两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具,然而究竟是谁发明了椅子,史书上却全无记载。
⑪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用它来安放我们人类的尊臀,实乃珠联璧合之绝配也。
【1】请根据本文思路,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椅子发明的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椅子的发明者。
【2】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本文以“椅·坐·臀”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玉簪子
王秋珍
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髫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
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回来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五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父亲回家了。
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着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奶奶点了点共,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老房子里。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没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把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着我向人家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
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是啊,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
【1】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找簪子”的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____→让父亲寻找→在田垄上找→____→____→找到簪子。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请根据内容概括“奶奶”形象的两个特点,并找出对应的内容或细节加以印证。
【4】小说最后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1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平凡中的发现
(2)在我们短短的人生旅途中,有过许多人,他们陪伴我们,温暖我们,激励我们……也经过许多事,让我们欣喜,感动,难过,悲伤……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_______我永远忘不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写真情实感。③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