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庆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面小题。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动态的描写,反衬出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

    C.全诗描绘了一幅淡雅幽远的泰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朗普如果继续这样恣意妄为,那必将给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以千钧重负和无穷祸害。

    B.张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身体,虽已经年逾古稀,却仍然鹤发童颜,血气方刚,精神饱满。

    C.阿长虽迷信但善良,曾一声不响地给“我”买书,在“我”心里阿长的事迹可歌可泣

    D.信息时代,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完全违背目不窥园的做人原则,四处打探别人隐私。

  •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

    B. 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作文不能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C. 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D. 就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下面我看讲讲我的看法,请各位同学洗耳恭听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菩萨   惶恐   默契   大庭广众

    B.薪金   硕果   醒晤   心不在焉

    C.书斋   衰悼   屏障   鞠躬尽瘁

    D.过瘾   霹雳   调羹   历尽心血

  • 5、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xiào)  (zhì) (pài)  (shuò)  (qiè)

    B. (da)  (zǎo) (píng)  (pǔ)  (diān)

    C.(pī) (pò)  (lán) (duó)  (wǎn)

    D.(suì) (shì) (jiàn)  (zàng)  (chǐ)

  • 6、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节期间,哈北京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B.每次升旗仪式后,广场上满是果皮,纸屑和痰迹,真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C.李丽同学学习成绩好,在我们学校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D.海峡两岸的同胞息息相通,应共同努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īn)红   pài sǒng   )而不舍

    B.kāi)油   huì fèn   jiān)锵有力

    C.jiào)对 rǎo   shòu   鞠躬尽cuì

    D.)育   zhuō qiàn   xiǎn)为人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2)恐已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给(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______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

    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

     

    4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

  • 11、阅读《少年的秘密》,完成下列小题。

    ①小时候冰糕三分钱一支,但一个夏天也吃不上几支,任凭串乡卖冰糕的吆喝声从村东传到村西,父母也貌似听不到。小孩子的汗水在脸上淌,用手抓出一道道泥印,跟在冰糕箱后面跑,直到卖冰糕的出了村,望不见了,才悻悻地走回家。有时肚子里的馋虫闹腾得厉害,也会把隐藏身体里的牛脾气放出来,热死了,热死了!边吵边把嘴巴撅起来,恨不得下地打滚,向父母示威。

    ②热就去冲一下凉,或喝点儿绿豆汤。母亲怎不知儿的心思,不过是装糊涂罢了。

    ③“热,还是热!”耳朵听到卖冰糕的吆喝声越来越近了,馋虫都快被热哭了,要不是怕母亲打,肯定一屁股坐地上搓脚,耍无赖。

    ④"正午太阳最毒,冰糕肯定卖得贵,等下午了,冰糕快化了,卖冰糕的就得便宜卖,到那时再给你买哈。”听到母亲这句话,小孩的心总算放肚子里了,也不再喊热,把耳朵竖起,生怕卖冰糕的吆喝声出了村。

    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便阴云密布,狂风四起,大雨就要来临。卖冰糕的扯着脖子高喊贱卖了,贱卖了,二分钱一支!小孩牵一下母亲衣角,母亲意会,忙说再等等,一会儿他肯定还得贱卖。果不其然,几分钟后,卖冰糕的就改了吆喝声,贱卖了,贱卖了,冰糕一分钱一支了!

    ⑥小孩手里攥着一分钱,端着碗,飞奔着跑到冰糕箱前。雨天里的风很凉,小孩边吃冰糕边打哆嗦,可嘴角却带着笑,小孩的幸福就这样简单。

    ⑦小孩长成了少年,懂得家庭的困苦和父母的不易,一分钱放在父母完里也是沉甸甸的,父母每天在地里劳作,汗水湿透了衣服,也不舍得买一支冰糕吃。他悄悄跟着父母去地里拔草,卖冰糕的吆喝声传进了耳朵,他假装没听到,但母亲这会儿耳朵灵了,递给他三分钱,让他去买冰糕。他飞奔着跑出了玉米地,跑到村头买了一支冰糕使劲攥在手里,不敢拿着冰糕棍,生怕冰糕化了掉到地上就毁了。

    ⑧等他跑回自家玉米地,摊开手才发现冰糕已经化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他一拿也掉到了地上。母亲对他一顿臭骂:“你傻呀,买冰糕时也不看看,快化掉的冰糕你也买,冰糕攥在手里化得更快,你买完路上吃了就得了,还非得拿回来再吃,现在好了,一口也吃不着!”母亲越说越气,甩手就给了他一巴掌。父亲走过来,又递给他三分钱,让他再去买一支,他没有接钱,只是默默在地里拔草,眼泪比脸上的汗珠还多。

    ⑨他其实是想把冰糕拿回来,和父母同吃一支冰糕的,没想到一路飞奔还是把冰糕攥化了。他心里的秘密,就这样被自己破坏掉了。那个夏天他没有再吃一支冰糕,天再热,他想起那支化掉的冰糕,心里就像冷风吹。

    ⑩他明白母亲为何那样生气,不是心疼钱,而是心疼他没有吃到冰糕,而他一直没说出那个秘密,因为怕母亲知道实情后,会自责,会难过。

    ⑪那个夏天过后,少年长大了。

    1“少年”对“吃冰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你依据全文填空。

    时间

    “吃冰糕”的态度

    内心情感

    小时候

    (1)

    吃到冰糕的兴奋、喜悦

    (2)

    不愿再吃冰糕

    (3)

     

     

    2阅读全文,说说少年心里的秘密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便阴云密布,狂风四起,大雨就要来临。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回答。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题目一:属于我的幸福

    题目二:那份   的记忆

    要求:(1)以上文题,任选其一。(2)结合你的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3)抒发你的真实情感,表达你的真实感受。(4)认真书写,力求字迹工整、美观口。(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