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广安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有关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

    ③经济结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2、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苏州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首批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 4、1949年政协会议选举毛泽东为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 政务院总理

  • 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近三十年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7、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8、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9、关于土地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 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

    C.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D. 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 10、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A.依法治国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一国两制

  • 11、中国加入WTO倒逼了传统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挂牌上市,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这主要说明对外开放

    A.使我国企业平均主义严重

    B.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C.推动了国企的进一步改革

    D.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 12、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实现中美多年来建交夙愿 B.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C.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D.标志中日正式建交

  • 13、下边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 14、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

    A.“大跃进”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6、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下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17、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公私合营

  • 18、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C.“一五”计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D.土地改革的巨大成就

  • 19、英国《金融时报》载:“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2001年创业高潮点的因素是中国

    A.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

  • 20、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一五”计划的完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 22、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 23、《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 24、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5、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成就

    杰出人物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1月

    1970年4月

    1972年

    青蒿素提取成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 26、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 27、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 28、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 29、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 3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重庆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