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我国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3、“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级联起来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所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 )
A. 52个民族 B. 54个民族 C. 55个民族 D. 56个民族
5、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6、一首歌往往反映出一段历史,以下歌词与新中国政权巩固有关的是( )
A.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B.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
C.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与这一时期对应的政策有( )
A.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推动改革开放
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9、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中,被誉为“人民好干部”的是( )
A. 焦裕禄
B. 雷锋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10、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4年间,农村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增加了49%。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1、他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了中国作家,这位作家是
A.老舍 B.巴金 C.莫言 D.路遥
14、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的时间是
A.中国成立一百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
C.解放军建军一百年
D.政协成立一百年
15、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米的伟大飞跃。”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以及到强起来"的杰出人物分别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邓小平、胡锦涛、江泽民
D.胡锦涛、江泽民、邓小平
17、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土地改革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下列对第二个“天安门” 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③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C. 市场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20、下列几幅图片代表的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际盛会,它们共同反映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21、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2、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3、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5、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6、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8、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0、“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3、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会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正,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着重强调在改革开放中应该如何做?我国在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何种经济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哪一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除材料二三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哪两部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下的中国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