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下图人物相关的史实有
①与刘伯承率军挺进中原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五一”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的浮夸风
3、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 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土地所有权变化
C.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农民积极性提高
4、下表为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表。这种变化说明了城市改革使我国( )
类别/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年 | 77.6 | 22.4 |
|
|
1997年 | 25.6 | 38.1 | 17.9 | 18.5 |
A.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5、观察下图,图示标识的城市中,属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哪位领导人说的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70%-80%土地阶层是( )
A. 贫雇农 B. 中农 C. 小资产阶级 D. 地主、富农
8、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
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
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三大”一一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中共“十五大”一一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六大”一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共“十八大”一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这句话中的“这里”是指(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D.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
11、“跨越66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解读了“习马会”的意义。有人说“两岸历经几十年敌对状态,曾一度走到战争边缘,如今看到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非常激动,其重大意义怎么形容也不为过。”“习马会”得以成功举行的最关键因素是( )
A. 对“一国两制”的共同确认 B. 《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
C. 对“九二共识”的共同确认 D. 祖国统一进程的大大加快
12、如图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做到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③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这表明( )
A.我国拥有世界最强陆军
B.我国陆军现代化水平比海军高
C.我国陆军具备多兵种现代化特征
D.我国陆军武器装备亟待更新
15、下为某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中的标题。由此可见,这一年应是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二、打好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16、发展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党和政府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行一国两制
④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⑤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7、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改革开放以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洋务运动时期
18、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 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现在主要担任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海军陆战队 B.火箭军 C.空军 D.武警部队
2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想,把这一构想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2、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3、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24、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6、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8、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9、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30、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1、列举建国后三项重大科技成就?
32、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3、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34、透老王家事,看风雨中国。
老王家事 | 背景事件 |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 ① |
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 土地改革 |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② |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 ③ |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有何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