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者都是客,名称不要错。仔细填一填。
A.顾客 B.稀客 C.贵客 D.说客 E.香客
F.游客 G.生客 H.刺客 I.远客
J.异客
(1)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
(2)地位高贵的客人叫( )。
(3)远道而来的客人叫( )。
(4)游山玩水的客人叫( )。
(5)流落他乡的客人叫( )。
(6)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
(7)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
(8)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
(9)去寺院烧香的人叫( )。
(10)到外地游说的人叫( )。
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蚱(mā zà) 明晃晃(huǎng) 樱桃(yīng)
B.蚌壳(béng) 蚌壳(ké) 倭瓜(wō)
C.拴住(shuān) 拔草(bá) 铲地(chǎn)
D.溜平(liū) 水瓢( piáo) 下雨啰(luō)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竞赛。
B.苏州、临潼、无锡都是我国南方旅游城市。
C.《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作者是冰心写的。
D.山林深处传来了清脆的鸟鸣。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5.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
6.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
7.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5、按课文内容。
1.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词人都塑造过儿童形象,有“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乡村孩子;有“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的稚子;也有“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的牧童。他们天真可爱,聪明机智,是古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自古以来,君子有道。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正如《论语·里仁》里所言“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孟子》所讲“__________,仁之端也”,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有一颗会怜悯别人的善良的心,那就是仁义之人的最高境界了!而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也就不会去做了,正如《朱子语类》里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嘎子”是儿童小说《_________》中的主人公,反映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2.严监生的形象出自我国古典________小说《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
3.《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选自老舍的《__________》。
4.刷子李被作家冯骥才称为“俗世奇人”,他的绝活是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语境将画线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
(1)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_________)
(2)年轻的女教师很规矩,很庄重、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__________)
(3)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笑出了声音。(_________)
8、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
2.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
走泥丸:
9、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随意—______ 自由—______
【2】读画线句子,这几句话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体现了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愿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
【3】这段话写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解释下列词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____________
(2)拱伏无违:____________
(3)序齿排班:____________
【2】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以及做事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解码汉字“行”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ɡ,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ɡ)”,“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字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qú)”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ɡ,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读了本文,我们知道“行”字有____个读音,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行”字的本义是_____。
【2】在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将汉字比作__________,将______比作侦探破案,显得形象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本文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知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
A.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
B.由“行”引申出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C.“行”字本来的读音、词性、词义。
D.由“行”字构成的汉字,都和道路有关。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旁的______。
【5】本文对汉字“行”的解码是为了说明( )
A.汉字“行”意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多种含义。
B.汉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12、课外阅读。
孙悟空巧取芭蕉扇(片段)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环,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辑。”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道:“你这波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散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思,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眼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此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了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叫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1】本文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_______》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可知,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令正”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上面文段是《孙悟空巧取芭蕉扇》的片段,根据你对原文的阅读积累,孙悟空此行的结果是( )
A.顺利地借到了真扇子。
B.借了假扇子回去,结果火越烧越大。
C.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借到了扇子。
D.被罗刹女用芭蕉扇扇到了很远的小须弥山。
【4】读一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孙悟空在借芭蕉扇时,采取的做法是( )
A.针锋相对
B.先礼后兵
C.蛮不讲理
【5】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塑造了很多经典的故事,班级的“名著故事大赛”上,作为参赛选手,你会选择讲四大名著中的哪个故事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
13、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年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二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
1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②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句①和句②分别把______、______与“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了_______。
【2】用这种通过对比表达内心独特情感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 )将下来,便( )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的场面。
【3】“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武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乡
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
C.对母爱的赞美
17、阅读理解。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文中画“ ”的句子中“发抖”和“心惊胆战”可以看出孩子心里十分______。
【2】第二自然通过对船长______和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概括片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结合孩子的处境、甲板的坚硬、海面情况等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强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形态优美,鸣声嘹亮,从很远的古代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丹顶鹤能活五六十年,在飞禽中是比较长寿的。人们因此把丹顶鹤和不老松画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叫做“松鹤延年”。其实,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区,从来不落在松树上,也不在松林里觅食。
严寒季节,丹顶鹤在长江中下游过冬,每年3月中旬,沿着我国海岸线成群结队向北迁徙。它们的飞翔力量很强,飞行时头脚前后伸直,鼓翼缓慢,常排成“Y”形或“V”形的队列。它们飞过高山林海,在河岔或沼泽地带觅食。它们吃鱼虾和芦苇的嫩芽,也吃软体动物,偶尔也飞到田间啄少量的农作物,夏季还捕食丛中的蝗虫。
丹顶鹤在4月中旬营巢繁殖。它们把巢筑在四面环水的浅滩上。巢用枯芦苇搭成,周围往往密布着枯草,形状像个平放的浅盘子,直径有1.7米左右。一只雌的和一只雄的组成一个家庭。一窝一般产两个卵,也有产一个的。一个卵足有半斤重,椭圆形,苍灰色,壳坚厚。雄的在白天,雌的在夜间轮流孵卵。
在繁殖期间,丹顶鹤抗击敌害的能力很强。有一次,我们在沼泽地里看见丹顶鹤和老鹰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那是个晴朗的日子,一只老鹰窜进了雄鹤的筑巢区,在空中盘旋觅食。正在孵卵的雄鹤发现了,马上发出了响亮的叫声,迅速地飞起来向老鹰猛攻。它们从天上打到地下,又从地下打到天上,翎毛纷纷落下。凶猛的老鹰显然不是雄鹤的对手,节节败退,最后狼狈逃窜了。雄鹤凯旋而归,雌鹤出巢欢迎,它们鸣唱跳跃,场景十分动人。
丹顶鹤的孵化期为30~33天。邹鹤出壳前发出哜哜的叫声,它的父母听到了就轻轻啄开蛋壳,邹鹤便爬出壳来。它全身长着黄褐色的绒毛,背部中央色彩比较深些。刚出壳的时候,邹鹤蹒跚而行,摔了几个跟头之后就能站稳脚步,跟随父母在浅水中觅食。到白露前后,就能追随父母,成群结队南迁了。
丹顶鹤是我国特产的大型观赏鸟。它们分布的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我们必须加倍爱护它们,让这些珍禽把我们的锦绣山河点缀得更加美丽。
(1)解释下列词语:
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松鹤延年”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顶鹤的生活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详写了哪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我国丹顶鹤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味探究。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1】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尤善水战,况且三天造十万支箭可谓难如登天,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
(1)我要抓住周瑜的语言、动作,谈谈对他的理解:______________
(2)结合“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或《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怎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
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我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1、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22、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1.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不得不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我们的生活也充满着喜怒哀乐,在你的印象中,有没有最美的额笑容让你难以忘怀呢?请你选择一件事情,记录下这样的笑容,要求题目为《最美的笑容》,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