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móu B.阳(xiāng C.xià D.kān

  • 2、“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意思是说(    

    A.在此时没有谁流泪。

    B.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祖父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B.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转岗工人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C.弟弟蹲在墙角一动不动,他在干什么?哦,原来是发现了一只蜗牛。

    D.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文学常识填空。

    ________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 5、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簿( )

    ( )   ( )   ( )   ( )

    ( )   ( )   ( )   ( )

  • 6、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系:____________

    塞:sāi____________

    蒙:mēng______ méng_____

  • 7、将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小葱拌豆腐——________

    2.竹篮打水——________

    3.八仙过海——________

    4.骑驴看唱本——________

    5.哑巴吃黄连——________

  • 8、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游子身上衣。

    (2)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

    (4)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

    (5)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

    (6)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很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人老,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有。”“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一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第二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填序号)A.语言   B.外貌   C.神态

    【2】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对比。(填文中一个四字词语)

    【3】与第三自然段中“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句子是(   )。

    A.“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

    B.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

    C.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4】读了这篇短文后,我想到了本学期学过的___________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 )  辛酸( )  披星戴月( )

    【2】联系上下文填空。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_____“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品读句子。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____________。描写蜻蜓和蚂蚱,侧重于写它们的________,而写蜜蜂时,着重描写了它的________,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2】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小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爱哭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

    小时候呀,小时候,你为什么过得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文中的“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________好奇—________

    美丽—________幼稚—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段话没写,请你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出来。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_____”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9分)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4分)

    (4)不管……不管……总是……”写话。(5分)

     

     

     

  •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2020年伊始,跟随着新年的脚步悄然而至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冠病毒席卷全世界。截至北京时间6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影响2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6746529例,累计死亡395957例。其中中国累计确诊84629例,死亡4645例。

    材料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出力尽责,齐心协力守卫家园,有很多人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生命。当湖北面临困难时,全国各地3万多名医护工作者驰援疫区;全国向武汉输送58000多吨各类物资,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援政府抗击病毒。

    【1】读完以上两则材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你想对参加抗击新冠病毒的人说些什么? (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月( 碎(     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军 号

    申志远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 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

    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

    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暴动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

    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

    有一天,阿贵说:“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

    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

    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 鲜血浸透了红绸。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①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

    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

    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

    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一个小点。

    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

    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 仿佛大地里仲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 他吹响了军号,②号声嘹亮,号声鸣咽……

    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一瞬间,他的眼晴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

    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 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

    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 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

    【1】军号的主人先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 3~7 自然段属于(顺叙 倒叙 插叙)。

    【3】短文两次写到了军号声,这两次军号声分别想要传达怎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

    【4】短文以“军号”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汉字的魅力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ɡ”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举目无亲: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一无二——____________ 无可替代——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_________

    ②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_________

    ③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_________

    ④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_________

    4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为什么把汉字比作“一团火”、“一盏灯”、“一声乡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一个“明”字,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请你找一个汉字试着用这种方法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场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晴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 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试试看吧。”

    【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标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    ”画出病人的“担心”。

    【3】用“﹏﹏﹏”画出沃克医生的“担心”。

    【4】选段中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

    【5】从病人的回答中,你知道病人拒绝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原文中找出句子抄写下来)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仿写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天地。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让你感到佩服的人,在他(她)们的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请以“我为他(她)点赞”为题,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可以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先好好构思,再写下来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