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所学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漫不经心 大彻大悟 招摇撞骗 纷至踏来
B.嘎然而止 卑鄙无耻 不知所措 格物致知
C.销声匿迹 海枯石烂 袖手旁观 分崩离析
D.草长莺飞 挑拨离间 人情事故 接踵而至
2、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②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
③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④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⑤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A.①②③⑤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③⑤① D.①②④③⑤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弥散 静穆 惊心动魄 穿红戴绿
B. 皎洁 恬净 叹为观止 荣华富贵
C. 纠葛 褪色 戛然而止 故名思义
D. 思幕 行辈 一马当先 大彻大悟
4、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从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B. 火山、地震等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而现在,“板块构造”的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C. 节假日期间,各地高速迎来了高峰,高速路上的堵车长龙,真让人叹为观止。
D.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5、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赏析“寒灯思旧事”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2】此诗尾联的表现手法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游记》中很多妖怪与神仙有关,以下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灵感大王——观音菩萨 B.黄眉老怪——文殊菩萨
C.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 D.玉兔精——嫦娥
(2)阅读下面《海底两万里》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A 并不答话,他对我做个手势,要我跟他到客厅中去。 B 号潜入海水下几米深,嵌板打开了我急急走到玻璃隔板面前观看,只见珊瑚礁石的基地盖满了菌生植物、管状植物、翡翠海草、石竹小草,在它下面,在成千成万物十分可爱的鱼类(鲍鱼、雕纹鱼、卿筒鱼、裂骨鱼、金鱼)中间,我认出了打捞机无法打捞的一些残废物品,如铁马磴、锚、炮、炮弹、绞盘架、船头废料等等,全是遇难船只留下的东西,现在都披上活生生的花朵了。
文段中A处应填 ,B处应填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_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9、按要求作文
2020年中国农历新年前夕,新冠疫情汹汹来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中国上演:全国各地4万多名医护人员无畏无惧,毅然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数千名基建工人日夜施工,成功抢建座座“生命方舟”;无数基层工作者冲锋在前,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一批批年轻人无私忘我,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力量与担当;被封城的武汉市民共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支持和热爱;71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向中国伸出援手,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
请围绕以上疫情相关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充实、积极向上,感情真挚;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等;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