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B.“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C.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2、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达于汉阴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翻来覆去地装订成了两本完整的书。
B. 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落下。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
C. 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海浪陪伴着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当它发怒起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悬在天边的云。
B.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小石潭记》)
那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佳肴》)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简述首联写景的作用。
【2】怎样理解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7、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修筑铁路的相关章节后,你有何感悟?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
【2】一位同学因为骨折住进了医院,你去探望他,并准备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在书的扉页写上赠言。
8、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对选文的说明对象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 B.物候现象的差异
C.大自然的语言 D.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对选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纬度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B.选文第②段和第③段都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作文。(60分)
宋代诗人释绍昙曾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人意在告诉我们,若心头无挂碍,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但事实上,也可能正因为心头挥之不去的挂碍,某个季节会变得更加特别与美好。
请你在春夏秋冬中任选一个季节,以“挂在心头的那个_______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