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双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háng piān     参差chēn chī

    B. kuāng   yǔnjuàn   褶皱zhě zhòu

    C.   烧zhuó   斡旋wō xuán

    D. méng   niào   粗糙cū cāo

  •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B.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C.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D.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共产党早在2012年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B.全国各地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旨在传递营养健康知识,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

    C.通过“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讲文明礼貌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D.夜幕降临,白塔山头水墨晕染,三江口岸流光溢彩,作为宜宾人,谁也不能为家乡的变化而骄傲。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 随着秦始皇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 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人”)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雁

    (作者: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于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达四年多。《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漏断”的意思是_________

    2上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渲染了怎样的环境?

    3两首作品都写到了“孤鸿影”,请分析表现手法和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⑴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⑵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⑸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白居易《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内心矛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_______(填人名)悉心的关怀与指导。在这封信中,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如何教育孩子,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些家书中,他首先强调的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他是如何教导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错位之思

    (凸凹)

    ⑴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

    ⑵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

    ⑶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

    ⑷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⑸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

    ⑹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

    ⑺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

    ⑻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

    ⑼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

    ⑽儿时的我,即便是瘦小无力,也莫名其妙地觉得强。母亲到山顶的堰田去点种,我也执意地跟去。

    ⑾堰田离家颇有段路,便装了干粮和水。堰田很窄,正容我与母亲并排点种。起初还与母亲保持相同的节奏,愈到后来愈跟不上母亲的步调了,便被母亲远远地甩在身后。母亲回过头来,看着她气喘吁吁的儿子,怜爱地微笑着。但在我眼里,她的笑疑似嘲弄,我便愤怒地追赶。到中午,我感到极端的疲乏,筋骨似被抽去。母亲将干粮摊在地头,我却无一点胃口。这时我总想笑,看到一只蚂蚁爬进地隙里,呵呵地笑;看到一只小虫在树梢上蠕动,也呵呵地笑。

    ⑿“你是累脱了神经了。”她说。

    ⒀待我把下巴笑酸了,我极想睡上一觉。

    ⒁“你就在干草上仰一会儿吧,但千万别睡着了,四月的风还硬哩。”母亲说。

    ⒂母亲独自点种去了,我依旧在干草上仰着。不让睡,我就仰面望天空。山顶上的天空没有山树的遮蔽,就显得特别空阔。空阔之上,也无一丝云,就蓝得无边无际。一只苍鹰在上边翱翔,虽然不断振翅,却看不出在飞,好像一直就停在那里。

    ⒃再回看母亲——不老的山谷,一片空茫;荷镐而立的一介农妇,相映之下,渺小如蚁,几近虚无。

    ⒄现在的我,不仅身形伟岸,气壮如牛,而且还得到了许多额外的拥有,譬如官位,譬如文名,在外人看来,是有力量、有分量的人了,足可以傲然挺立,纵横左右。但那空阔的天空、苍茫的大地上的生命暗示却从未离我远去。苍鹰之小、人力之微,是无声的天启,让人懂得敬畏,从而师从自然、内敛守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错位”生活状态。

    2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4“错位”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5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错位之思”为标题的妙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十四五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范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看到山河的壮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哪一段走过的历程让你最难忘呢?

    请以“走过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