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陵水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2、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juàn)  (méi)  (pàn)  柳林(pù)

    B.(tián)  (kān)  (wò)  (wǎng)

    C.(huái)  (shū)  (zhě)  (āi)

    D.(shì) (hún)  (qiān)  (shòu)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扮演年轻女子的戏曲行当称为“小生”,戏曲中的“一折”一般指一出,一场。

    C.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汉田园诗人,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黑暗,弃官还乡。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辈(háng)   怅惘          (juān)   嘎然而止

    B.迁(xǐ)               然(kēng)   挑拔离间

    C.立(zhù)     腐蚀          (miè)     怒不可遏

    D.两(qī)       浮躁          (sòng)   历历在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简述首联写景的作用。

    2怎样理解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A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A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呢?他终于从巴扎诺娃口中了解到了真实病情:应当有思想准备,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犹如阴森森的黑洞摆在他的面前。

    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该不该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的肉体?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错,现在就应当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扎,有谁能指责他呢?……

    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1文中的A的名字_________,语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选文中“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只是A第二次到丘察姆家的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彻底垮”是指他后来的什么情况?请结合全文概括他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并分析其意义。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取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项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 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1第④段中,与第②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写莫言的获奖,告诉人们:只要低调,就能成功。

    B.写莫言的低调,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点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国人对他由衷的表示感谢。

    D.借莫言低调做人处事成功一例,引出并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3根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词语,构成排比句。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4“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1)  

    (2)  

    (3)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请完整具体的说明阐述理由。

    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你肯定对演讲有了较大的兴趣,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以“自信,成功的秘诀”为题写一篇演讲词。

    要求:①观点要明确,主题要鲜明,不少于600字;②有理有据,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使你的演讲词更有气势、更有感染力;③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