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哥哥孙少平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安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传》,对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三位巨人表达了崇高的敬仰。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集。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希望傅聪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小石潭记》是宋代作家柳宗元的作品选自《柳河东集》。
D.《马说》是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世称“韩昌黎”。
3、下面各项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B.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C.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D.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5、品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完成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庭坚是__________朝的文学家,字__________。
8、阅读《傅雷家书》一则(1954年4月七日),完成下面小题
聪儿: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的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①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②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③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么日后在国外念的时候,不至于语言的困难加上乐理的困难,使你对乐理格外觉得难学。④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⑤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⑥我只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后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复过一个字。⑦——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用。
提早出国,我很赞成。你以前觉得俄文程度太差,应多多准备后再走。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准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里。
恩德那里无论如何忙也得写封信去。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要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德伏夏克谱二册收到没有?尽管忙,写信时也得提一提“来信及谱二册均已收到”,不能光提“来信收到”。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听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后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这十多天气候老是阴晴天不定,雨特别多,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象。我身体迄未复原,失去重心的现象和五二年夏天相仿。
匆匆即问 近好
爸爸四月七日
【1】傅聪收信后,决定要向父亲傅雷回信。你认为他应该回答或回应哪些方面的内容?
【2】信的第一段,傅雷提笔就写如何学习语言;信的第二段,傅雷又要让傅聪挤出俄文学习时间学乐理。傅雷的观点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3】对文章第二段,语义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傅雷在信中说,“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请结合你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或经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作文。
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