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攀枝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语文老师开展了以“学名人笑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为此次演讲准备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相符的一则是(   )

    A.蒲松龄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著书,写出了被郭沫若称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B.韩信受胯下之辱,当兵又屡屡不受重用,但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

    C.唐伯虎潜心学画,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深受沈周的称赞,渐生自满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D.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依然坚持创作,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B.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C.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3、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B.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C.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D.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人恒,然后能改

    B. 惠子

    C.

    D. 之濠上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甲)“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2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子衿》)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既然他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该不该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的肉体?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错,现在就应当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扎,有谁能指责他呢? ”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上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B. 保尔在哥哥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该小说出版后,他又忍着病痛完成了另一部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

    D. 文中“他”指的是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他的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2请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

    3文段中写主人公有自杀的念头,这样写是否有损于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记叙文阅读。

    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

    梁 衡

    ①一般来说,好风景给人的是陶醉,是沉思。但我一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却被这里的风景激动得直想狂呼高歌。

    ②班加罗尔的风景,全在街上的花和树。我们平时说花,不外乎桌上瓶里的插花,窗前盆里的鲜花,还有花圃里精心侍弄的花,田野里烂漫绚丽的花。可这里却是轰然一树的花,满街满城的花,而且是一色火红的花。一出机场,迎面就是几株叫不上名的大树,满树不是绿叶,全是火红的花朵。车子进了城就在花树搭成的胡同里钻行。后来我才辨清,这红花树主要有两种,一是我国南方也有的木棉树,花很大,且常年四季地开;一种是火把树,类似国内的绒线树,有叶,很细碎,花却是特别硕大,红肥绿瘦,反显不出树叶。怎么可以想象,街上合抱粗的巨木擎天而立,不是绿叶扶疏,而是红花万朵,A.在明媚的阳光下如火苗狂舞,直拥到五六层楼的窗前;又如红绸飘落,直垂到路边,扫着车顶和行人的头。向来赏花,人为主,花为次,花是人手中的玩物,眼中的小景。请供一枝在案头,玉色闲情相共品。而现在,反次为主,这花上下半空,前后一街,将人结结实实地裹在其中。席卷天地八方来,红花热血共沸腾。B.好像一个酒徒,平时能有一两杯好酒已庆幸不已,现在一下被推到酒海里游泳,醉了,醉了,醉得不知东南西北

    ③成树的红花之外,还有一种藤类的明丽亚花常爬在墙头,紫色的花朵如小儿的拳头,枝叶茂密,曲虬纷挂,往往几十米、上百米地盖过墙头,密密匝匝,叠翠压锦。论其色彩,珠光宝气,明媚照人,其势态却如蓬蒿弃野,生灭由之。每见此景我不觉生出一种惋惜之感,这样的花朵要是在国内就是案头一枝也足可斗室生辉,要是公园里能有一株也会叫游人流连驻足的。而在这里却随意委弃,开得这样浪漫,可见好花之多,多到抛金撒银的地步。

    ④红花之外便是绿树,树个个大得惊人。苦楝树一伸臂就护住半块蓝天,棕榈树矗立着就是一根旗杆,大榕树的根接地通天,要是照一个特写镜头,你准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子。总之,一棵树就是一个停车场,就是一个绿色的庭院。一行树就是一条蜿蜒的堤坝,就是一座逶迤的山脉。树浓荫蔽日,层绿无边。人在树下,如在一座神秘的教堂里一样。对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我本就十分留意,天山风雪中松柏的凝绿,华北平原上春风杨柳的新绿,江南池塘中荷叶的碧绿,但是,无论我头脑中的哪种绿都无法形容眼前这异国巨木的绿。这是在北纬12度的骄阳下被烘烤着的泛着光闪闪亮晶晶的油绿。举目之中所觉的已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释放着的能量了。

    ⑤这许多从未谋面的树中有一种阿育王树最引我注意。阿育王(前273—前232)本是第一个统一了印度的国王,其历史地位相当于我国的秦始皇。他为记功而立的阿育王柱,柱头四面雕着4个雄狮,一直保存至今,印度的国徽就是以它作图案的。现在这种树取了他的名也真够匹配的。我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被这种树的神威所感召。在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大院里有两行阿育王树,树干挺立如柱,树冠庞然如山,树叶密不透风,一团神秘的墨绿透出古老、深沉、庄严。树旁是碧波荡漾的水池,再远处是藏有历史见证的博物馆大厅。我仰头看这擎着蓝天的神树,仿佛阿育王在半空中正注视着他的臣民。草木之物能长出人情神威来也真是天地之灵了。我在班加罗尔街头见到的阿育王树却别是一种风度,树冠一离地面,就被修成一座铁塔,昂首直立,而枝条却披拂而下,长长的叶片闪着亮亮的新绿,像一个威武的壮士披着新制的铠甲。原来这是一种倒栽的阿育王树,类似中国的倒栽柳,不过没有那种婀娜,倒有一种英武之气。这树也是有灵性的吗?如古人所说牡丹富贵,菊花隐逸,那么,这阿育王树便够得上雄浑博大了。

    ⑥在印度的日子里,无时不在与红花绿树相伴,出门车在树下钻行,进宾馆先献你一个花环,访问完再捧上一束鲜花。一天,我深夜归来,桌上插着一束红玫瑰,茶几上放着水果篮和一洗手小钵,钵中可人的清水上飘着三片殷红的花瓣。灯下,对着这三瓣主人的心香,我独坐沉思,竟不愿上床了。我本无心,这红花绿叶却枝枝叶叶拂不去,直追客人到梦中。我想红花绿树是专为来装扮我们这个世界的。造物者之所以选了这两种颜色,是因为它代表着生命。你看世界上哪种动物能离了血红素,哪种植物能离了叶绿素呢?难怪红花绿树这样叫人激动。它是热辣辣的生命将自己奔腾不息的力,借了红绿两色来显示给我们的呵。生命不息,花树就永远伴随着我们。

    ⑦我明白了,当我们爱红花绿树时,其实是在爱自己的生命。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比较第②段画线的A、B两句,简要分析其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文章第④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班加罗尔的树?其各有何特点?

    4文章热情讴歌了生命之美,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美在哪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好学、追梦、奋斗、奉献、无畏、爱国、静心、克己、友善……少年时代应当是怎样的?请将“少年正是 时”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