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黄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欺wǔ 嘱dài慢 撺掇cuān duo fú水

    B.跃yǒng yì立 白羊méi子 油

    C.眼kuàng kàng奋 huì暗 羁绊jī bàn mù然

    D.rǒng杂 gá然而止 磅礴páng bó 神kān miǎo远

  • 2、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辙曾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位分别是: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 仲永是南宋政治家王安石笔下的一个神童。他五岁时便能作诗,并因此闻名乡里,他父亲为了赚钱,便带着他到处会见宾客。等到仲永长大了,已“泯然如众人”。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天生就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如果后天不学习,不补充新的知识,也不会有所成就的。

  •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腐(shí)    手(là)    乎不同(jiǒnɡ)

    B.哑(yīn)    首(qí)    形文字(xiē)

    C.裂(ɡuī)   (hé)    人听闻(hài)

    D.狡(xiá)   (lù)    而不舍(qì)

  •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代表作《基地》《三体》和《银河帝国三部曲》。

    C.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虽有佳肴》选自《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魏学洢编纂的。

    E.马克·吐温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篇小说《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通过对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等情节的描写,写出了诗人的重重苦难。

    B.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出诗人的愁绪。

    C. 诗人“少睡眠”的原因只是自己屋漏,担心娇儿被雨淋病。

    D. 整首诗歌语言朴素生动,但抒发的感情强烈,感人至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切尔尼亚克站在保尔前面,他那对黑眼睛不住地打量他。

    “喂,你是为什么关进来的?”

    保尔飞快地答道:

    “我把旧马鞍子的一边割下来做鞋底。”

    “谁的马鞍子呢?”切尔尼亚克不明白。

    “有两个哥萨克士兵住在我们家里,我把他们的一只旧马鞍子割一块下来做鞋底,哥萨克士兵就把我押到这儿来了。”因为满怀着可能被释放的强烈希望,他又补充说:“如果我知道这是不许可的……”

    上校不经意地看了看保尔。

    “我真不明白这个城防司令官干的是什么事情,关了这么多这样的犯人!”他又转向门口,喊道:“你回家去吧。告诉你父亲,以后要好好地管教你。唔,赶快走吧!”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简要说说选文所涉及的故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 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 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 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 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依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朦胧”属原_____词,在本文中作______词用。

    4 的句子为表达“我”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用了词______”,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这个词。

    5“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这句话说明了( )

    A. “我”在这些小伙伴中是年小的。

    B. “我”是城里来客,应该坐在舱中。

    C. 故乡的小伙伴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6第一段的描写,表现了( )

    A. 小伙伴们拔篙、点船、架橹、摇船等一系列驶船动作的娴熟。

    B. 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赶赴赵庄看戏的心情。

    C. 小伙伴的娴熟的驾船技术和欢快愉悦的心情。

    7“我”和少年小朋友的心情,在第一段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表达出来的。

    8第一段和第二段各自所用的主要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

    A. 前段用行动描写,后段用环境描写

    B. 前段用心理描写,后段用行动描写

    C. 两段都是行动描写。

    9划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和借代   D. 比喻和拟人

    10划横线的句子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以为船慢”的原因是( )

    A. 确实是船走得慢

    B. “我”急于看戏的缘故。

    C. 他们换了四回手,已没有力气了。

    D. “我”对岸上吹来的香气烦腻的缘故。

    12第二段的三个句子各写的是什么?

    第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第二段意思正确的解释是( )

    A. 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 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苦劳作。

    C. 写船行的速度快以及我在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D. 写美丽的景色,用来陪衬船航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孩子划船技术高超。

    14从第三、四段中找出与第二段下列表猜测的语句相照应的句子,分别写在各句的后面。

    A.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料想便是戏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或者也许是渔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给这则节选短文选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

    A. 赵庄看戏   B. 月夜抒怀   C. 赵庄途中   D. 月夜行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自拟题目,把《蒹葭》扩写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一定在答题纸上填涂选择结果。(2)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