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金华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_____________,并相信了父亲说的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__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 2、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传统节日。  _________

    A、中国重要的节日   B、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喜欢

    C、王安石写过关于它的古诗   D、可以放鞭炮

  • 3、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的古诗句。

    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 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则以酒相送: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一诗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⑵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涵着深刻道理的诗句。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而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强调习作要从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从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 4、根据句子的意思,把画横线部分替换成一个成语,写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石蕊试纸,他的研究成绩、效果显著______

    2.老师言辞诚恳,情意深长的一番话,饱含对我们的殷切期望。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______

  • 5、离别,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表达了自已的这份情感。比如李白送别孟浩然的“____________”,高适劝慰董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王勃激励杜少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 8、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_____(填写文中诗句)

    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_____,“同根生”指②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略  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燥  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 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  欢叫)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完全  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子:“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着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  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中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

    1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词语。

    (1)缓缓地   (2)慢慢地   (3)冷冷地   (4)狠狠地

    甲处填______  乙处填______

    2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应填上的标点是(   )

    A.,,:“!”,,。 B.。,:“!”,,。

    C.,,:“。”,,。 D.。,:“。”,,。

    3用“/”划掉括号里使用错误的词语。

    4“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班牙妇女的行为令你感动吗?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_______多,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

  • 11、读下面一则新闻片段,完成练习。

    ________

    南方网讯 北京时间8月22日雅典消息,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怡宁4-0(11-8/11-7/11-2/11-2)轻取朝鲜选手金香美,夺得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所夺得的第20枚金牌,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自1984年重返夏季奥运会后所夺得的第100枚金牌。

    1给这则新闻加上个15字以内的标题。

    2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请张怡宁为“红双喜”球拍做广告,请你为该广告写一则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成《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增烛,观者就更多。

    【1】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搞写灯的,______多,_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英  雄

    ①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②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而且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③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④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⑤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⑥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⑦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是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⑧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二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⑨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请摘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说出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松  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  请求),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许  允诺)我的请

    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別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 果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

    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第7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3依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4这五十年里,农夫在祈求什么?用“~~~”画出来。

    5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字句、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题目:成长的故事  

        提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值得回忆的事,使你回想起来觉得有意思,确定一个中心,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